高宇(左二)與醫護人員、社區干部等人合影。高宇供圖
“高楊社區的一位大四學生,返鄉期間就地轉為志愿者,連續奮戰6天助力家鄉抗疫……”5月14日,吳川塘尾街道高楊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高華新致電記者,稱贊該社區的返鄉大學生高宇,積極投身家鄉疫情防控的“前線戰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防疫一線踐行新時代新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高宇是廣州大學電子信息專業的一名大四學生。他告訴記者,由于在校僅剩畢業答辯任務,五一假期向學校申請回到塘尾街道高楊社區高屋村的家中,準備到5月11日返校。5月6日湛江出現疫情后,他密切關注疫情情況。“作為青年一代,希望能為疫情防控貢獻出個人的力量,早日戰勝疫情。”5月8日早上,他通過“吳川青年”公眾號得知緊急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進群找到所在高楊社區高華新書記的聯系方式,主動聯系高華新表示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社區,助力疫情防控。
“考慮到村里的老人可能存在沒有智能手機、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以及存在部分空巢老人的情況,在第一天當志愿者的時候,我將自己的手機充滿電并攜帶充電寶到社區的核酸檢測點。”高宇說,在第一天主要是幫助沒有智能手機的群眾創建核酸碼以及維持秩序引領老人、孕婦以及殘疾人到綠色通道,到現在他的手機基本有大部分沒有智能機的老人的核酸碼了,后續的幾天里基本上用他們的身份證校對一下找到之前幫他們做的核酸碼便可,節省了大量時間。
原本在經歷三天的疫情防控工作后,高宇便到了回校時間。在與老師聯系確定答辯時間最早在5月17日后,高宇決定繼續留在家里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群眾。也正是這一天,5月11號,他經歷了一件很暖心的事。他說:“一位叫蔡有芳的老奶奶,在這幾天的核酸檢測都是我幫助她在我的手機上生成核酸碼,在那天校對好她的信息把身份證還給她的時候,她說她的右手有東西讓我拿一下,我接過來發現是十塊錢的現金。她說感謝我這些天的幫忙,要給我。然后她就一直躲離了我,我隔著欄桿一時無法還給她。我一直說不用,讓她拿回去也不愿意,最終還是我把錢給了排在她前面的奶奶,然后一同勸她,她才愿意收回去的。”
高宇說:“其實我應該感謝蔡奶奶才對,她的舉動讓我明白了我的工作得到了她們的肯定,能夠切實地幫助到群眾。能夠通過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幫助到他們,我感到非常的開心。”
雖然工作艱辛,但在這6天里,高宇覺得自己得到了歷練和成長。“這段日子鍛煉了我個人的能力,讓我學會怎樣更好地做事、更好地幫助群眾,也鍛煉了我團隊協作的能力,如何與醫護人員、社區干部更好地合作開展好工作。”高宇說,每天都有很多群眾跟他說謝謝,辛苦他了,實際上看著醫護人員滿身大汗、口渴卻依舊堅守崗位,社區黨員干部安排工作維持秩序不停來回協調等等,自己這小小的辛苦又算得上什么呢。“最大的感動莫過于是在疫情下,從一線醫護人員、街道社區干部,再到廣大群眾,都萬眾一心,配合開展好疫情工作,一同為抗擊疫情而努力。”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