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疫情發生后,坡頭區廣大黨員干部沖鋒“疫”線,在 “逆行者”行列中,有這樣一個家庭,一家三口奮戰在抗疫最前沿,相互鼓勵又各自堅守,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
符康富是坡頭區人民法院的法官,還有兩年就要退休。5月15日,他成為第三批去支援官渡的黨員志愿者。剛到官渡鎮山塘村委會,來不及休息調整片刻,便冒著大雨投入工作。
大雨中,他奮戰了4個小時,協助村委會工作人員進村入戶排查完80多名紅碼和黃碼村民的信息,同時還幫忙派發物資,保障了村民的生活需求。他坦言,自己快退休了,也一大把年紀了,對抗疫工作起不了太大作用,但還是選擇前往一線支援官渡,最主要的目的是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只要組織需要,我就時刻準備著戰斗。”
符康富的兒子符文龍,是南調街道辦海灣居委會副主任,也是一名黨員。從第一輪全員核酸開始,他就一直擔任凱旋灣北門核酸采樣點的點長,主要負責物資供應、人員安排、志愿者召集、秩序維護等工作。9天的努力,共招集了18名志愿者,順利完成了3萬多人次的核酸檢測,保障了轄區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期間,符文龍早上7點出門,晚上11點才回家,每天防疫工作都很辛苦。但他父親符康富總是這樣跟他兒子“擺道理”:疫情防控涉及千家萬戶,表面上我們是為他人服務,實際上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只有堅守陣地,做好分內工作,才能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我們也才能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你在封控區值守關口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戴好口罩、穿好防護服。”符康富和女兒符文玲只能在空隙時間打個電話。
符文玲是坡頭區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疫情初期,她是第一批前往官渡參與抗疫的志愿者。9天時間,前后值守過高嶺村和大垌村兩個封控區的關口,主要負責測溫、查看粵康碼和登記通行人信息。值守的地方,晚上蚊子很多,但她從沒有抱怨,每天準時到崗,一絲不茍地對待值守工作。每次和父親電話報平安時,她總會說起這句話:“我不辛苦,關鍵時間,能為疫情封控出一份力,我感到很驕傲。”
一家三口,三條戰線,一種擔當。他們是家人,更是戰友,他們奮斗在不同的崗位上,只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這場大仗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