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高素質翻譯隊伍,是改善湛江營商環境、推動湛江更高水平開放的迫切需要,也是外事工作服務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市委外辦積極創新機制,加強外事外語資源統籌協調,加強外語人才培訓管理,努力提升外語服務水平,全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2021年7月29日,市委書記劉紅兵與外國駐穗領團一行會見。黎進明 攝
完善人才機制 加強隊伍建設
自上而下的重視,是引賢納士的保障。市委外辦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扎實履行“第一資源”責任,強化領導責任,明確人才工作分管領導,推動人才工作落到實處。領導班子每年至少專題研究一次人才工作,解決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主要領導每年將履行抓人才工作職責情況向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述職。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每人聯系3名高層次人才、每年進行一次人才工作專題調研。
從內而外的培養,是提升業務水平的根基。
內在加強黨性教育。充分利用“學習強國”、打卡“廣東紅”等線上資源開展常態化學習,發揮青年人才作用,以中青年黨員為主體組建外事先鋒隊,完善簡化因公出國審批辦證流程,走訪調研聘有外籍人員的校外培訓機構、與湛江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及駐湛高校外教和留學生座談,完成調研報告4份,提出改進工作建議措施17項,體現“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要求。
外在開展業務培訓。采取集中統一講座與科室業務學習相結合、個人自學與業務研討交流相結合、實戰案例分享與業務答疑相結合等方式,圍繞國際形勢研究、政務信息撰寫、外事禮賓禮儀、因公出訪業務、實用接待口語等開展外事業務鉆研學習活動,在全辦營造比學趕超深厚氛圍。

2021年12月,市委外辦主任王敦滟帶隊赴嶺南師范學院開展調研,并與該校外籍教師和留學生代表座談交流

2021年9月市委外辦領導率外事先鋒隊與湛江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座談交流
儲備外語人才 實行動態管理
人才儲備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為加強對全市外事工作的統籌協調,挖掘、儲備外語人才,整合翻譯資源,有力提高我市翻譯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2020年10月,市人才辦和市委外辦聯合發文,面向市直各單位、高校、各縣(市、區)人才辦和相關單位征集優秀外語人才。經過嚴格篩選審查,在各單位推薦的73名外語人才中擇優選出37人,建立了我市首個外語人才庫,入庫語種涵蓋英語、日語、越南語、韓語、泰語、馬來語、印尼語和法語。
提升人才能力,市委外辦組織人才庫成員參加線上高翻講座,在與市委人才辦聯合舉辦的人才庫成員見面會上線下分享口譯經驗,幫助外語人才提高解決翻譯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翻譯實踐。市委外辦積極引導入庫人員發揮外語特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向有需求的產業園區和涉外企業提供高質量翻譯服務。2021年7月,抽調兩位廉江人才陪同21國駐穗領團赴廉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考察,向外賓介紹產業園的整體規劃、招商和建設情況,成為外語人才庫服務產業園發展的首個生動實踐案例。實行動態管理。市委外辦每兩年對在庫人才開展績效評估,根據人才發揮作用情況和工作需要進行更新替換,保證人才庫人才質量。

2021年5月市委外辦與市委人才辦聯合舉辦外語人才庫見面會。
服務大園區高質量發展 加強涉外人才培養
隨著湛江經濟發展,越來越多外企著眼湛江,外事工作不容遲疑。市委外辦積極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大園區建設,建立外事聯絡員工作制度,選派業務人才對口聯絡各縣(市、區)和重點產業園區,指導基層部門做好外事工作,主動服務產業園區及重點涉外企業,切實推動外事工作前移,扎根一線。
組成專題調研組到廉江、麻章、坡頭和吳川產業園區調研,深入恒興集團、國聯水產、德利車輛部件有限公司等涉外企業考察,聽取企業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形勢下“走出去”遇到的問題,提出指導意見和建議。與當地部門座談交流,宣傳外事有關政策,提供服務企業便捷“走出去”綠色渠道,助推產業園區對外宣傳和健康發展。
組建專業政務翻譯團隊為巴斯夫等重點涉外企業提供全方位外事服務,共參與巴斯夫項目各類活動并提供現場翻譯口譯服務40余場次,參與有關文稿資料翻譯校對10多篇次。累計為12家涉外企業辦理外國人來華邀請函31批292人次。

2021年11月市委外辦專題調研組到湛江德利車輛部件有限公司考察。
今年,市委外辦將進一步加強外事人才的培養,召集市外語人才庫及重點涉外單位英語人才舉行湛江市外語人才培訓班,提高我市市民學習外語熱情,挖掘儲備一批高水平外語人才,牽頭與市有關部門共同舉辦英語大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