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收季節,雷州東西洋田里一片金黃。資料圖片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市十四屆人大八次會議期間,霞山區代表團10名代表聯名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市良種培育與推廣,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議案》(以下簡稱《議案》),經大會主席團審議決定作為市十四屆人大八次會議的議案,交市政府辦理。
12月7日,市人大常委會舉辦第八期人大代表論壇,以“推動種業強市建設 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市人大代表、專家學者“齊聚”,緊扣我市種質資源的基本現狀、良種的培育與推廣、種業發展與安全、保護本地良種和保持品種多樣化、建設種業強市、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研究交流,共同建言獻策。
【現狀】
全市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
近年來,我市現代種業體系逐步形成。“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實力和商業化育種能力不斷提升,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
目前,我市農作物種子企業有16家,其中省級“育繁推一體化”企業有3家;種畜禽單位有56家;水產種業企業及繁育場、培育場546家,其中國家級南美白對蝦遺傳育種中心1家、國家863計劃海水種子工程1家,全國現代漁業種業示范場1家,國家級水產良種場2家,省級水產良種場21家。我市以項目帶動為抓手,實施了現代種業加工儲備中心建設項目、雜交水稻親本提升繁殖基地建設項目、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項目、良種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提升項目、種子監督檢測站建設項目等,不斷提升全市現代種業水平。
“十四五”期間,我市決定開展良種培育與推廣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形成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培育良種齊頭并進局面。雜交水稻種子培育是我市的優勢,共培育170多個優良品種,每年制繁種子面積3萬畝,種子生產量近350萬公斤,種子除供應我市、我省以外,還供應湖北、湖南、江西、廣西和海南等省份,保障我市及周邊省市水稻用種需要。
今年,市人大將《關于加強我市良種培育與推廣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列為議案。市政府成立市良種培育與推廣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領導小組。市農業農村局制定了《湛江市良種培育與推廣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編制2021年湛江市良種培育與推廣建設項目,共設計15個項目,涵蓋種養補貼、保種培育、育種研究試驗、農業信息化和農業標準研究制定。
【建議】
構建湛江現代種業創新發展制度體系
市人大代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加工所農機所所長李積華建議,湛江種業產業基礎很好,結構特色顯著,要把湛江種業融入國家賦予湛江的職責使命當中去,融入到國家和省的種業大藍圖中去。聚焦南海農業種業、優品農業種業、熱帶特色種業,在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上做布局、下功夫,著力構建湛江現代種業創新發展制度體系。
聚焦優勢產業精準布局 打造湛江品牌
湛江物產豐富,土層深厚肥沃,是熱帶水果主要生產基地,是菠蘿、香蕉、芒果、火龍果、荔枝、紅橙之鄉,其中,徐聞菠蘿、覃斗芒果、雷州青棗、廉江荔枝四大名牌產品,在國內外都享有聲譽。但湛江熱帶水果產業發展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與挑戰,譬如資源創新不高,品種更新緩慢,基礎設施薄弱,標準化生產普及率低,采后處理落后,加工水平偏低等。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所長、研究院杜麗清指出,要立足我市熱帶水果資源稟賦,聚焦菠蘿、香蕉、荔枝、芒果、火龍果、紅橙等具有區域優勢的水果,科學謀劃發展規劃,精準布局種質資源保護、資源圃建設、良種選育、成果應用等大基地項目,促進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搭建合作平臺,在種源創新、品種創制、農機配套、精深加工等關鍵技術集成上實施“卡脖子”技術攻關行動,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推動我市果樹產業提檔升級。在現有優勢果品品牌的基礎上,培育龍頭企業,制定扶持政策,支持育種基礎好、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優勢特色核心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實施品牌戰略,讓湛江優勢熱帶水果知名度提升。
加快打造標準化農作物良種生產基地
市人大代表、廣東湛綠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平珍說,湛江一直吸引著不少制種專業戶,主要從事雜交水稻、玉米和蔬菜等種子的繁育等。但規模少、地域分散及無序。建議加快出臺統一的規范性文件,加大對良種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以及生產基地的投入,建立市級、省級或國家級的良種生產基地,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確保湛江種源安全。政府和農業推廣部門應做好良種引種工作,引導農業企業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突破性良種,加大適合湛江種植的優良新品種的展示宣傳和示范推廣力度,制定和發布突破性良種的配套栽培技術,集中培訓農業企業的技術骨干,提供線上與線下的技術服務,推動湛江農業良種化水平提升,使湛江農業提質增效和綠色發展。
提升水產類種苗核心技術
水產是湛江的重要產業,但水產類種苗的核心技術、研發創新能力、企業品牌等方面仍有差距。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水產業高質量發展,主要在四個方面“開足馬力”:其一,突出科技創新,加快建設良種場體系建設,目前,我市有國家和省部級水產良種場23個,其中國家級良種場有2家,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規范建設好現有良種場,并發展新增更多的良種場,形成我市完整的水產良種體系。其二,促進產學研相結合,構建南美白對蝦育種中心。其三,強化水產種業市場監督管理,促進水產種業健康發展。其四,加大水產種業的政策支持力度,重點支持遺傳育種中心和國家級、省級原良種場的育種裝備和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品種創新能力和綜合生產能力。
【展望】
保護開發利用 提升科研創新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抓好種質資源普查、保護、研發和利用,查清家底,挖掘特色種質資源,做到應保盡保,合理開發利用;培育壯大企業,提高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抓好科技攻關,推動產學研用融合;抓好種業基地建設,高標準建設雷州半島南繁二線基地,引進國內外知名種業企業和科技人才,擦亮“國家南繁基地”名片。
各地各部門將履行好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的法定義務和責任,對標《議案》辦理方案中的目標任務,按照時間節點抓緊實施推動,提升科研創新能力,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守住種業安全底線,突出特色良種保護,優化市場發展環境,依法規范種業監管,以良好的辦理成效回應代表和群眾的關切。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從“培育一批”“打造一批”“組建一批”三方面著手,重點是培育一批種業高新技術企業,遴選一批創新研發能力強、創新人才集聚、成果轉化效益好的種業高新技術企業,打造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打造一批種業創新示范基地,圍繞種業龍頭企業,延長上下游產業鏈,發揮種業在技術攻關、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中的行業龍頭骨干作用;組建一批新型種業產學研創新聯盟,提升種業研發的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