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徐聞曲界,連空氣都流淌著菠蘿的香氣。在徐聞芽仔嶺的金菠蘿種植基地,徐聞“80后”小伙陳如約正沐浴著春光,在地頭查看菠蘿的長勢。
????吃著菠蘿長大的徐聞青年陳如約,忘不了家鄉海風夾著菠蘿香的味道,2015年從廣州國企辭職回鄉創業,用先進的理念、現代化的科技手段種植菠蘿。他的團隊所種植的菠蘿出口到日本、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并準備進一步開拓國外市場。
????徐聞菠蘿的百年種植,正是因為有他們這樣的“新農人”的加入,變得充滿生機與活力。

在田地里,陳如約查看菠蘿長勢。
????從廣州國企辭職回徐聞當“菠蘿哥”
????“左邊的是傳統的巴厘品種,按傳統的方法種植,一畝地種3500-4000株,人都走不過去;右邊這一片菠蘿田種的是金菠蘿,一畝地種2500株,機械起隴、蓋膜,產量和品質都可控。”昨日在菠蘿地里,陳如約告訴記者。
????這位80后的新農人,白凈、圓臉,一副斯斯文文的書生模樣。他多年前從廣州一家國企辭職,回歸徐聞當起了新農人,現在他又多了一個稱謂:“菠蘿哥”。
????這位菠蘿哥是吃著菠蘿長大的徐聞人,家中幾代種菠蘿,見過菠蘿賺錢時的笑,也感受過菠蘿豐產卻爛在地里的痛。在外地時,他常和鄉下的父母通電話,聽他們說起菠蘿的種種,深知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地的辛苦,意識到傳統農業“看天吃飯”的被動局面亟待改變。
????“徐聞菠蘿有上百年的種植歷史,但一直保持著傳統的種植結構和方式,雖然種植規模大,但產業發展卻有許多的痛點。我們父輩沒辦法改變和消除,只能靠我們年輕一代通過努力和實踐去改變。”陳如約說。
????他口中的“痛點”包括傳統菠蘿的種植品種單一、種植方式落后,菠蘿基地設施落后、沒有分級標準,農民以及經銷商等只關心菠蘿重量忽視品質,行業龍頭企業少、無品牌等。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付諸實踐。2010年7月,他先回家鄉試種了10畝金菠蘿,想通過新品種、新的種植方式為市場“探路”。沒想到,兩個月后,一場難得一遇的強降雨使地里三分之一的種苗遭受損失,給他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陳如約沒有氣餒,他多方思慮,通過后期的科學管理提高產量、保質量來挽回損失。一年后,剩下的菠蘿苗收獲了將近4萬斤的果實,因為金菠蘿的市場價格比普通的菠蘿高了幾倍,而且供不應求。這一次試種,他還是小賺了一筆。
????經過兩年的試種,陳如約心里有底:金菠蘿口感好、容易去皮,不僅種植周期短,而且市場價格隱定居高,還能避開與傳統巴厘的同質化低價位競爭。2015年,陳如約正式辭掉廣州國企的工作,開始在徐聞大規模種植菠蘿。

陳如約對未來充滿希望。
????注冊團隊種植金菠蘿成示范
????2012年,他帶動6戶村民注冊了“諾香園合作社”,決心把金菠蘿當成事業做大做強,在當地形成示范作用,逐步改善傳統的菠蘿產業發展。
????諾香園是一家集菠蘿種植、種苗繁育、新品種研發、產品包裝、市場營銷等全產業鏈一體的農產品專業合作社。他將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團結在一起,用新思維、新方法逐步消除傳統菠蘿種植的痛點。
????為了實現標準化管理種植,使菠蘿達到更好的品質,陳如約不僅自己培育新品種,還開發菠蘿專用測土配方、自主研制自動培土蓋膜鋪滴管施肥一體機,并在自己果園創建菠蘿水肥一體化技術。
????在標準化產銷模式上,合作社采取了“新品種+標準化管理+技術支持+包裝品控+市場營銷+線上服務”的六位一體經營模式,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把分散經營的果農組織起來,統一標準收購,統一價格策略、統一渠道規劃、統一品牌運營、統一市場形象。
????為推廣新品種,合作社推出“我出苗,你出地;我來教,你來種;種出果,我來收”的服務配套,為農戶一站式解決投資成本、種植培訓、市場銷售等問題,消除種植戶不愿嘗試、不敢嘗試、沒錢嘗試的擔憂,鼓勵農戶種植新品種。
????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比如,播種前夜,將近10000株種苗“不翼而飛”、2014年強臺風“威馬遜”正面襲擊徐聞、2015年強臺風“海鷗”再次登陸、2016年又遭遇寒潮襲擊……出其不意的臺風、寒潮讓人防不勝防。陳如約咬著牙關挺住,潛心鉆研種植經,做好菠蘿種植的布局。
????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到陳如約團隊。諾香園合作社成為徐聞菠蘿產業的生力軍。
????線上將金菠蘿銷往世界
????為推廣新品種,陳如約推出一系列服務配套,在徐聞曲界鎮最火爆的酒店給金菠蘿做了廣告,稱“金菠蘿,菠蘿中的戰斗機”。他說:“徐聞人辦婚宴、擺滿月酒、慶功宴都會來這里,我們也算是搶了個C位。”他們還為農戶解決了投資成本、種植培訓、市場銷售等問題,消除種植戶不愿嘗試、不敢嘗試、沒錢嘗試的擔憂。
????因此陳如約被大家親昵地稱為“菠蘿哥”。他知道網絡有著無限的空間,優質菠蘿可能通過網絡賣到全世界。
????“目前,我們培育的菠蘿品種有10個,已具備育苗、種植、包裝和營銷的能力,種植的菠蘿出口到日本、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并準備進軍歐洲市場。”陳如約說。做外國人的生意,得了解外國的生活飲食、風俗習慣和消費習慣,比如俄羅斯人,“他們買菠蘿是為了祭祀,對菠蘿的品相要求特別高,一定要個頭大的,葉子也必須整整齊齊。”
????對于未來,陳如約充滿希望。他說:“改變需要勇氣,沒有品牌就沒有附加值,沒有創新就意味著沒有出路,學習引進新的技術,加速深加工行業升級,打造產業鏈,生產出優質的菠蘿和加工產品,打響品牌。”
????希望全產業鏈加快形成
????深耕菠蘿新品種十年,陳如約的菠蘿基地已經由原來的10畝擴至900畝,培育菠蘿新品種10個,每年育苗300萬株,已具備育苗、種植、包裝和營銷的能力。雖然今年菠蘿的行情比較好,但陳如約還是保持冷靜理智地判斷形勢。徐聞的菠蘿高端品種的種植面積還不到5000畝。傳統的種植方式是一畝地4000株菠蘿苗。陳如約引進的新品種,每畝地只能種兩三千株。他說:“‘菠蘿的海’是個很好的品牌,但如何發揮最大的價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的產值是15億元,未來做得好的話,可以成十倍增長,達到150億元,形成旅游、餐飲、酒店等一個全產業鏈。”他充滿憧憬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