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培芳在校園巡視水電設備狀況。 記者 李嘉斌 攝
????“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李培芳,22年來始終堅持無償獻血,除了在每年8月1日這個特殊的日子無償獻血外,還多次捐獻血小板,尤其是在有危重病人有需要時,他一接到電話,就奔赴醫院獻血。
????李培芳是中共黨員,1990年12月入伍,2003年4月退役,現為湛江第一中學總務處職工。
????延續軍人的奉獻精神
????經歷過軍旅生涯的人,不僅會在骨子里刻下軍人特有的印記,還常常以特殊的情懷、特殊的方式,來紀念“八一”這個特殊的日子。
????22年前,年輕的李培芳,就選擇以無償獻血的方式,紀念他為之自豪的節日——“八一”建軍節,也由此拉開了他長達22年不間斷的無償獻血的帷幕。在這22年中,李培芳共無償獻血142次,捐獻全血2660毫升、機采全血當量45600毫升的愛心善舉,創造了目前我市個人無償獻血的紀錄,多次受到國家、省、市的表彰。
????他既平凡又偉大,他的善行義舉傳承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更彰顯了新時代退役軍人高度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體現了退役軍人鐵骨柔腸的高尚品德。
????追溯李培芳22年的“獻血救人”義舉,我們不難發現,他把在軍隊多年培養出來的山一般的忠誠與鐵一般的意志與退役后的本職工作結合在一起,不僅勤勤懇懇工作,還以自身的大愛與堅持,描繪了新時代退役軍人的最美形象。
????隨叫隨到的熱心腸
????李培芳從小就是個熱心腸的人,在18歲的青春歲月,向往綠色軍營的他如愿以償地穿上軍裝參軍入伍,成為一名保家衛國的解放軍戰士。
????1998年8月1日,27歲的李培芳與兩名戰友來到駐地的獻血點,以無償獻血的方式來紀念“八一”建軍節。李培芳認為,自己身體里的血,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群眾,正是為人民服務的最好體現。
????2003年,李培芳退役,2004年12月成為湛江第一中學總務處的一名后勤職員。在師生眼中,水電工“李師傅”身姿挺拔、嗓音洪亮,即使身穿便服,一股雷厲風行的軍人氣質也無法隱藏。他工作盡職盡責,臟活累活搶著干,學校的供水和電話通訊一出故障,無論什么時候,他隨叫隨到。
????李培芳為人隨和熱心,大家推舉他擔任工會小組長,雖然是個為大家服務跑腿、費心用力的差事,但他毫不推脫,熱情承擔,并樂在其中。“天氣冷了,擔心孩子們洗澡沒熱水,我都會一直值班到深夜,直到孩子們都洗好澡入睡了。”李培芳認真值好每一班崗。
????積小善為大善
????在學校,他是敬業愛崗的普通一員,在校外,他還有著鮮為人知的一面。李培芳是我市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中特別的一員。早在2004年,他就獲得“國家無償獻血銀獎”,當年全市僅24人獲此殊榮。2005年,他又獲得了“廣東省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是全市獲此榮譽的35人之一。
????當時有一部分市民還不太接受無償獻血這種志愿服務的方式,對此多少有些心存恐懼,但是有著軍旅經歷、比常人更懂得生命價值的李培芳早已以其勇毅的行為、科學的態度和助人為樂的實踐,回應了人們的疑惑,挽救了不少身處困境的陌生人,更弘揚了“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的正能量。
????“每次獻血后,我都會感覺到十分精神,而且身體感覺越來越好。”壯實的李培芳拍了拍自己胸脯,當每一次聽到接受獻血的病人有所好轉,他都感到無比欣慰,在他看來,自己的付出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是最有價值的。
????疫情期間,醫療機構急需“O”型血,李培芳沒有因懼怕疫情而退縮,他戴好口罩就奔向血站,此時此刻,李培芳的心情比以往任何一次的獻血都要激動,他感覺自己像是再一次披上戎裝,投身于這一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為戰勝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者手記:他以一腔熱血,一顆丹心,持續22年捐血救人,書寫了退役軍人永葆本色、樂于奉獻的新時代生動篇章,是當之無愧的標桿與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