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揖花村公園美景。 通訊員 周靖典 供圖
“感黨恩良策澤民富及萬家 謝林業扶持惠村功德千秋”走進雷州市沈塘鎮揖花村,村委會辦公樓門口的一副對聯顯得尤為引人注目。自2016年4月,省林業局定點幫扶該村以來,該村實現了村容村貌變靚、村民收入增加、基礎設施提升、集體經濟壯大的歷史性變化。
當前,作為省定貧困村的揖花村,已高標準完成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一相當”任務,2019年全村實現脫貧摘帽目標,2020年揖花村貧困人口年人均收入超1.6萬元,實現長效穩定脫貧。
產業扶貧筑牢脫貧基礎
12月25日上午,位于揖花村內的湛江市揖花食品有限公司里肉味飄香,工人們正忙著切肉、清洗、腌制、裝灌……“年底了訂單多,工人都忙不過來,我們公司生產臘肉、臘腸等多種臘味產品,遠銷珠三角。”
而在食品公司不遠處的沈昌農牧專業合作社內,工人們正忙著給獅頭鵝投喂飼料,清理糞便。現場的鵝鳴聲奏成了一首優美的交響曲。據了解,當前,揖花村已建立起雷州市沈昌農牧專業合作社,通過與省農科院、廣東海大合作,打造出“沈塘牌”、“雷瓊牌”兩個獅頭鵝品牌,現有6800只種鵝,打造出從獅頭鵝苗培育到商品鵝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村里的產業多了,我們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多了,收入高了,生活也越來越好了。”43歲的村民張力印,因孩子腦癱,原來一家人收入只靠在外打散工的丈夫,生活貧困。如今,她在專業合作社當起了養鵝工,平時還兼職村里的保潔工,一個月收入就有6000多元,有了固定收入,成功脫下了“窮帽子”。
據了解,自省林業局駐村工作隊到該村開展幫扶后,分別與雷州市沈昌農牧專業合作社合作發展獅頭鵝反季節繁苗項目、與湛江市揖花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發展廣式臘味產能擴建項目,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車間)+貧困戶”模式,讓有勞動能力貧困戶每年可以獲得27萬元分紅收益,并且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實現有勞動能力貧困戶人均年度產業分紅收益2200元,累計分紅94.5萬余元,為貧困戶脫貧和增加集體收入打下堅實基礎。
提升“顏值”創建新農村示范村
揖花村位于雷州市沈塘鎮東部,全村共有810戶4648人,是沈塘鎮一個較大的行政村,也是雷州市革命老區村莊之一。過去,揖花村農作物結構單一,村民經濟收入渠道少,生活水平較低,村里環境臟亂差,垃圾亂扔,污水排放沒有得到有效處理。
如今漫步揖花村,硬底化村道整潔衛生、四通八達,村中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燈光籃球場、健身器材,文化樓、菜市場、衛生所,各類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為了綠化環境,扶貧干部、村黨支部還帶領村民在村內建起了支部共建黨員示范林,種下了異木棉花,每逢冬季,鮮花盛放,引得游人如織。
小橋流水、亭臺樓閣,蜻蜓點水,在新建的生態公園周邊樹蔭下,老人們圍坐在一起,開心地拉著家常,孩子們在廣場上盡情玩耍,一幅現代化新農村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據了解,近年來,該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修建污水收集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新增污水管長度12.8公里,污水處理池2個,結束農村污水靠日曬蒸發的局面。扶持發動揖花村民在庭院種果植綠、村道田埂植樹添綠;實施村莊整飾工程,在村內部分墻面繪制墻畫1000平方米,打造嶺南風韻精美農村。2019年,揖花村榮獲湛江市文明村稱號。
扶貧先扶智鼓勵畢業生掌握職業技能
走進揖花村的“農家書屋”,不少村民站在書柜前挑選書本,兒童則席地而坐翻閱故事書……扶貧先扶智,揖花村堅持精準扶貧,將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幫助村民提高自身文化水平,鼓勵畢業生掌握職業技能,引導貧困群眾依靠自身努力改變貧困落后面貌。
據統計,駐村工作隊已累計協助落實68名貧困戶子女義務教育至大專階段,在校生生活補助費發放到人。省林業局扶貧工作隊落實教育保障政策,協助71名貧困戶子女領取義務教育至大學階段生活補助費,在揖花小學組織開展“同奔小康·共圓夢想”“送智下鄉,送學上門”等一系列助學捐贈活動,捐贈300套課桌椅、321套運動服、30套教學電腦、1個智慧圖書館、一大批圖書和體育器材。每年給全村考上大學本科學生每人發放5000元獎學金,累計獎勵74人、獎金37萬元。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扶貧干部為畢業班同學借用平板電腦上網課。同時,鼓勵推介初、高中畢業生結合本人實際報讀高職、中職(技工)院校,掌握職業技能,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窮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