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先扶智,扶貧必扶志”。在扶貧協作工作中,吳川與廣西柳州市三江縣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位置,充分利用吳川熱心企業家眾多的優勢,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的新方式,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捐資助學,尤其是將獎教獎學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鼓勵廣大學子奮發圖強,促使三江縣教育教學形成奮發向上的良好氛圍,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奠定了基礎。
????發動吳川市13個商會,設立“兩個獎學金”
????設立“江川教育獎”。發動吳川市13個商會,利用廣東省扶貧濟困日等平臺籌集定向幫扶資金,并利用該幫扶資金,攜手三江縣設立“愛在侗鄉江川教育獎”,用于獎勵優秀教職工和學生,該項目計劃每年籌集社會資金約130萬,連續籌集3年,目前已籌集378.1萬元,成功實施3年,預計可實施5年,持續打造粵桂對口幫扶品牌。“江川教育獎”實施以來,為三江縣教育領域脫貧攻堅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受到了鄉村教師、學生極大的關注和歡迎,有力激發了鄉村教師扎根鄉村、立德樹人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推動了三江縣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設立培苗勵志獎學金。使用吳川市社會捐贈愛心資金,設立了“江川小學培苗勵志獎學金”,并首創期考獎勵活魚辦法,于江川小學每年期末獎勵優秀貧困學子。比如今年對接共青團吳川市委籌集了3萬元社會資金,在古宜鎮江川小學舉行的2020年春季學期散學典禮,向全校200余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獎勵一條約2斤重的活魚和體育用具、學習用品,祝愿易地扶貧搬遷的學子們人人都能魚躍龍門,擁有美好明天,并將獲獎的喜悅與家人共同分享。這種方式實實在在地激勵了易地扶貧搬遷學子發憤勤學,從小立志以知識改變命運。
????加大專業技術人才交流,培育一批教育骨干
????吳川、三江兩地以教育扶貧協作為切入點,加強名校長、名教師往來,加大專業技術人才的交流力度,為三江縣教育發展培育骨干隊伍,儲備優秀人才。三年來,吳川市共向三江縣選派優秀支教老師17人,其中3人支教3年,2人支教2年,保證了教學的連續性,幫助貧困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三江縣共向吳川市選派跟崗學習教師6人,均為“90后”年輕優秀教師,到吳川市交流學習教學理念后,結合三江縣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吳川市積極對接統籌,在湛江市內開展“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培訓”“湛江市名園教研同盟活動”和“貧困縣中小學校長和教師能力提升培訓”等系列教學培訓交流和研討活動,對56名三江縣優秀校長和教師進行了能力提升培訓,幫助三江縣教育隊伍吸收了先進教學理念,提升了師資力量。
????此外,積極組織三江縣優秀貧困學生參加夏令營等教育實踐活動,激勵三江貧困學子走出校園、走出三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天下事。比如今年8月,組織三江縣41名師生和家長以及湛江市赤坎區30多名青少年,參加為期3日4夜的“看城鄉新風貌 話小康生活夢”青少年夏令營活動,帶領三江縣青少年到湛江逛一逛、看一看、聊一聊,在交流表演、學習參觀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促進他們的自強之心、上進之心,從而達到了“扶貧先扶智”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