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陳欣欣, 出生于抗戰革命老區麻章區太平鎮陳漁村。陳漁村位于太平鎮東北部,緊靠海邊,村民世代以捕魚為生。2002年12月19日的一場龍卷風徹底打破小漁村寧靜的生活。當時有8艘漁船在龍卷風和冰雹的襲擊下沉沒大海,落水的20人中,除了2人獲救,其余18人全部遇難。8艘船中有“夫妻船”“父子船”或“兄弟船”,涉及13個家庭,遇難者陳光龍夫妻倆就在其中,他們就是我的父母。我父母生育了3個兒女,我最大,當時只有5歲,最小的弟弟只有2歲。
????18年過去了,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當時家里進進出出來了很多人,我奶奶抱著我們姐弟仨哭個不停。而弟弟卻一直在哭鬧著要媽媽,“媽媽呢?”“媽媽去哪了?”“媽媽怎么還不回來?”。可是啊,不管家里來了多少人,不管我奶奶哭了多久,不管我弟弟問了多少遍,我爸爸媽媽再也沒有回來過。從那時開始,我們姐弟仨就成了孤兒,與奶奶相依為命。 現在我們陳漁村是湛江市麻章區4條省級貧困村之一,而我也是我們村的貧困戶。在這里,我真的要感謝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這一政策令我和我的家庭都受益頗深。現在我是佛山市文廣新局駐村工作隊聘請回村委會工作的資料員,能夠回到自己村里上班,我真的很開心,這樣既解決了我的就業問題,也幫我解決了在家照顧奶奶的難題。駐村工作隊按照國家要求,協助我兩個在校讀書的弟弟申請教育補貼。正是有了這筆教育補貼,弟弟們如今都能好好地在校上課,圓了他們的讀書夢。
????2019年,我已步入婚姻殿堂,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2020年,我弟弟陳業平即將大學畢業了,他說,畢業后一定要回饋黨、感謝黨!今年上半年,他回到村委會協助各項工作。
????近幾年來,在佛山市文廣新局的對口幫扶下,不僅僅是我家,我們村的產業、文化和村容村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產業方面,與湛江市麻章海匯種養專業合作社合作養殖生蠔,與湛江市麻章太平偉信水產品加工廠合作創辦陳漁扶貧車間,建設光伏發電(陳漁村陽光銀行)等多個產業幫扶項目,這些項目的收益分紅提高了我們貧困戶的經濟收入。在教育方面,每年都有獎學金和助學金發放,獎勵優秀的學子,幫助困難的學生。在文化方面,從2016年以來,佛山市文廣旅體局每年組織一場優秀文化節目到我們村展演,還組織佛山科技學院學生到陳漁村開展支教活動,邀請貧困學生參加佛山市圖書館的閱讀夏令營活動等。同時,佛山市文廣旅體局還為我們村募集書籍5000本,捐建村圖書室。截至2019年底,我們村已退出省定貧困村,村里34戶貧困戶120人全部實現脫貧,全村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320.71元,遠遠超過省定的8266元脫貧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