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的民俗遇上潮氣十足的卡通,會有怎樣的驚喜?日前,一套名為“湛江民俗”的卡通冰箱貼閃亮登場,一時成為本土文創的新寵,首批200套剛推出即被秒光。
小小冰箱貼成為開發本土旅游文創手信的一次商業探索。

????非遺冰箱貼成“網紅”
????這套“湛江民俗”非遺冰箱貼顏色鮮艷、造型可愛,頗能吸引人的眼球,一套5件,內容包括雷劇、人龍、醒獅、石狗、游魚共5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大小約5厘米不規則塊狀,可以當磁鐵用,可謂美觀又實用。
????“將湛江非遺元素設計成冰箱貼,從朋友們的反饋來看,再一次印證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句話,而且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從湛江傳統民俗文化中吸取營養走文創之路的想法。”設計師冼漢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事實上,利用湛江非遺文化元素設計文創產品已經不是新鮮事,早在多年前,即有設計公司從雷州石狗、醒獅、儺舞、飄色等民俗文化中提煉元素和符號,做成印章、鎮紙、水杯、T恤、汽車精品、陶藝等文創品,但并沒有真正走進市場。
????近幾年,“傳統文化是寶藏”這一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許多設計師大膽運用非遺文化元素,應用于服裝、家居、布藝、陶器等設計,別出心裁,讓人眼前一亮,屢屢在省市比賽中獲獎。但是,這些設計更傾向于“架上藝術”,能通過商業化成為百姓生活消費的少之又少。
????“我們設計這一款冰箱貼,目的就是讓文創走進生活,為生活服務。”冼漢文說。他對本土的民俗文化有著執著的熱愛,一直想從這些原生態的、有地域特色的、歷史悠久的、有強大生命力的傳統民俗中提取有代表性的符號,找一個合適的載體“講好湛江故事”。
????去年,一個英國的大牌酒商想在湛江做一款城市用酒,需要設計師設計外包裝。冼漢文意識到機會來了。于是,他帶著設計團隊做出了一套非遺設計方案,最終,這個集醒獅、人龍、石狗、雷神、紫荊花、海浪、祥云、紅嘴鷗、湛江地標等于一體的設計方案,贏得了酒商的青睞。
????這一次勝出更堅定了冼漢文“向民族文化挖寶藏”的信心和決心。


????旅游文化手信何處安家
????喜歡旅游的朋友都知道,成熟的旅游城市都有完善的旅游配套服務,旅游生態也豐富,逛旅游街區、買旅游文化手信就是一件樂事。比如,西安有碑貼、兵馬俑,肇慶有端硯,北京的京劇面譜、故宮系列文創品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反觀湛江,旅游特產多是一些海鮮干貨、海鴨蛋、番薯、水果之類,品嘗之后不方便攜帶,帶也帶不多。
????冼漢文一直希望將最具地域特色的東西、最淳樸的文化做成文創產品。這種想法以前嘗試過,比如做成名勝片、手繪地圖等,但都不能量化生產。“如果有一些小而美、小而精的旅游文化手信,體積小、重量輕、方便帶、價格便,一次可以帶好幾件,回去派禮物還能順便介紹當地的文化,相當于第二次宣傳湛江,多好!”他說。
????冰箱貼就是小而精、小而美又實用的東西。他專門在網上查過價格:一套冰箱貼價格約在25~35元,一套5件,折后約75元,一般的游客都能接受。
????為了試探市場,他抱著賣不掉也能輸得起的想法,決定自己掏錢做200套。但是問題來了:冰箱貼放在哪里銷售?他專門在市區做了一番調查,發現居然找不到一家專賣旅游文創產品的店!
????“很多旅游城市都有一個讓客人打卡的地方,這里匯聚著許多的旅游手信,既能買到農副產品,也能買到文創產品。可是在湛江,幾乎全是海鮮干貝之類的初級農副產品,把精致的文創產品往里頭一放,有點不倫不類。”冼漢文說。
????那就先在朋友圈吆喝吧。他沒想到,他剛把這套新出的非遺冰箱貼發上朋友圈,短短兩三天就搶完了,并收到了許多有益的建議,比如在產品上打上“湛江”二字,或用金屬、硅膠、木頭、石頭等不同材質做成鑰匙扣、手機鏈子、車鑰匙等實用的小物件。
????“我想把湛江元素符號做成一個文創系列,讓湛江文化借助這些旅游手信走得更遠。”他說。

?
????文創開發需要中間商
????雖然冰箱貼在朋友圈吆喝銷售完了,但清醒的人都明白:這種方法并非長久之計,作為旅游文創品,銷售渠道和平臺應該在線下。
????記者采訪了幾位旅游達人,在聊到湛江旅游文創品開發和銷售時都有一個共同的看法:目前湛江開發旅游文創產品的人少,旅游文創市場還沒有形成,旅游驛站配套不完善,導致客戶需求和開發商之間缺了一個“中間商”。
????攝影師劉芳認為,旅游文創產品小而精致,文化含量高,適合在一些賣紀念品的小店銷售,比如成都的寬窄巷子、湘西鳳凰旅游區等都有很多商業化的小街小巷可以賣文創品。“一個地方如果沒有旅游店鋪銷售文創產品,很難產生經濟效應,所謂的文創也只能是只聽吆喝不賺錢。希望政府能把這一塊旅游配套做起來,吸引更多的創意人才入場,讓旅游文創手信豐富多元起來,和農副產品相得益彰。”
????據了解,今年市區一些大型商場前舉辦過文創集市,三民路也搞過創意集市、跳蚤市場,但這些只能算作是旅游配套的完善和補充,并沒有真正穩定下來,所以不具可持續性。
????如果政府能完善配套設施,做好旅游市場運營,把創意集市吸引過來慢慢培育,這種文化旅游生態就會成長起來。幾年前,徐聞曾在縣區人流旺地的臨街商鋪建起旅游驛站,匯集了當地許多土特產和文創產品,客人逛店購物,滿滿當當。此舉值得借鑒。
????文創開發需要市場化運作,或許,等到哪天中間商進入旅游文創市場,湛江的文旅生態就能真正“活”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