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華慶扎根家鄉發展現代農業產業。
????吳川蘭石鎮頓谷行政村塘口村村民楊華慶,多年來懷揣著美好的“田園夢”扎根家鄉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積極帶動周邊村民增產增收,成為當地致富帶頭人。
????由楊華慶擔任社長的蘭石鎮慶豐蔬菜專業合作社目前共有成員145個,農產品種植基地500多畝,帶動農戶1900多戶,示范帶動農民種植農作物6500畝,是湛江市供銷系統的示范專業合作社和村鎮助農服務中心建設典范。
????今年9月下旬,楊華慶作為湛江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會。 “田園夢”不曾割舍,返回家鄉種菜椒
????今年52歲的楊華慶,早年間曾在海南從事建筑工程行業,1996年回家鄉投身農業產業。“我出生于農村,父輩一直以務農為生,我長大成人后,雖然建筑生意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心中的田園夢一直不曾割舍。”
????楊華慶說,蘭石鎮是吳川的傳統冬種大鎮,特別是頓谷村一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他經過慎重摸索,選擇了種植菜椒。他是頓谷村一帶最早種植菜椒的種植戶,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短時間內就建起了漂亮的小洋樓。
????村民們紛紛效仿改種菜椒。蘭石鎮的菜椒種植面積急劇擴大,產量增長的同時,卻又面臨銷售難題。為此,2012年6月至7月,楊華慶帶領村民主動出擊,到全國各地聯系收購公司,他們的足跡遍及河南、河北、遼寧、黑龍江、北京、上海、陜西、浙江等地,用一口生硬的“蘭石普通話”上門拜訪收購商。楊華慶等人的誠意打動了部分收購公司前來收購菜椒。從2013年開始,外地收購商越來越多,陣容也漸趨穩定。楊華慶和村民們趁熱打鐵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種植戶發展迅速。往往菜椒還沒正式開摘,就已有數十家收購商上門訂購了。經過多年的發展,農民合作社已形成規模,隨后,他們繼續在種植上精耕細作,堅持走特色種植之路。創本土蔬菜品牌,打破“貼牌銷售”
????頓谷村一帶的菜椒在自從有收購商上門來收購、不用擔心銷路問題之后,卻面臨“貼牌銷售”的尷尬境地。明明是吳川出產、頓谷村民自己種的菜椒,卻貼上其他地方的品牌銷售。
????“菜椒‘不愁嫁’,但貼牌銷售很尷尬。”楊華慶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他和合作社副社長楊建寬、楊春等人,決定創立蘭石自己的蔬菜品牌。到2015年,“華慶豐”品牌獲得批復,合作社各成員皆大歡喜,從此告別是貼牌銷售的歷史。“品牌價值的提升帶來的是經濟效益,合作社各成員干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大家都更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特色、安全、放心的農產品。”楊華慶說。
????楊華慶牽頭的慶豐合作社除了種植菜椒和甜玉米外,2019年合作社還引進了胡桃、綠茄等新品種,并取得豐收。比如合作社去年首次引進的新產品綠茄,是和東北的蔬菜公司訂種的,去年收購價是每斤約1.7元到1.8元,受到種植戶的歡迎。
????今年的冬種即將開始,楊華慶的心里已經有了冬種的計劃。“今年合作社冬種計劃主要種菜椒,大概種六至七千畝的菜椒,種完后就種植甜玉米。”10月6日,楊華慶站在蘭石鎮塘口村種植基地介紹說。回報社會,堅守鄉村發展現代農業
????楊華慶除了自己大面積冬種,還通過合作社積極帶動和幫助當地農民,特別是幫助貧困戶發展冬種,增產增收,脫貧致富。2015年,楊華慶眼見頓谷村貧困戶楊觀保生活陷入困境,主動叫楊觀保加入合作社,手把手教他種植菜椒,并賒給他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在楊華慶的指導下,楊觀保第一年種植5畝菜椒,第二年開始種植30多畝,一直至今,生活得到較大改善,并于今年出貧。
????“我們引進了一些比較好的種子回來,給社員大家種,包括技術等方面指導他們種,并引進外地客商過來收購,讓社員放心種,盡力去種。對于貧困的村民,一般我們拿種子回來,讓他們先種,化肥、農藥等方面都給他們先用,到收購時再返還給我,現在他們的生活改善了。”楊華慶說。
????楊華慶致富不忘社會責任,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慶豐蔬菜專業合作社為醫院、公安等一線抗疫單位捐贈了蔬菜3萬多斤,同時動員合作社其他成員踴躍捐贈,努力為奪取疫情防控勝利提供后勤保障。楊華慶說,慶豐蔬菜的成長得益于黨委、政府和社會的支持關心,在這個特殊時期,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是應該的。
????“今后我將繼續用心做好現代農業產業,提升農業服務水平,爭取給社員包括其他群眾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收益,帶領更多人走上致富路。”楊華慶說,他覺得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田園夢”,脫貧后的農村,奮斗中的農村,一定大有可為,“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點亮更多農民的‘鄉村田園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