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北和鎮有一段500米長的道路,由于年久失修泥濘不堪,每逢雨天無法通行,嚴重影響圩區及附近村莊群眾的出行及生產生活。近年來,群眾迫切希望有關部門及時修補道路,還路于民,造福于民,解決這一困擾了他們數十年的難題。 該段爛路位于北和鎮圩區,路長約500多米,離鎮政府不足2公里,是該鎮斗六、羅家等村和圩區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必經之路。在此路附近居住的群眾,除了斗六、羅家等村村民,也有不少是從別處遷來圩區居住的。據了解,50多年了,該段爛路還是老樣子,因資金短缺,修路夢一直無法實現。
近日,記者前往該路段采訪時,看到紅土路面經車輛的碾壓,隆起了一條條蓬蓬松松的溝壑,車輛在此難以通行。“每逢大雨后,大家更是寸步難行。”村民如是說。記者看到不少路人騎車到這條泥濘路段,只能下來推著車走。
“因為該路段太爛了,每年一些外地老板過來收購農副產品時,看到這交通狀況,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由于爛路費油,收購商又降低了收購農產品的價格。”七旬村民劉培武說,“我們20多歲的時候,這段路就是這般爛了,如果在豐收時節碰上下雨天,常常因為不能及時把農產品運載出去,導致賣不了好價錢,甚至面臨蔬菜爛在地里的窘境。”
為何此路遲遲不修?群眾紛紛向記者反映,他們早就想修繕爛路,但因為難以籌到資金,只能一拖再拖。“我們也向鎮政府反映過,但還是不能解決問題。日盼夜盼,從青年人到古稀老人,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修路夢仍未實現。”村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