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報報道了吳川一中退休教師梁杰15年來潛心搜集的“吳川抗戰史料專輯”,日前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承辦的“抗日戰爭與近代中日關系文獻數據平臺”(以下簡稱“抗戰文獻數據平臺”)上線一事。報道刊登后引起社會各界的反響,大家紛紛對梁杰老師的舉動表示敬佩,希望能涌現出更多這樣的民間抗戰史研究者。

????梁杰從高中起就喜歡文史
????“梁杰老師多年潛心研究吳川抗戰歷史,是為了不忘過去,更好地為未來。”家住吳川市梅菉街道人民東路的鄭志春說,梁杰老師15年來潛心搜集整理吳川抗戰史料的舉動令人感動,希望有更多民間人士也熱情參與收集整理抗戰史料,“民間抗戰史研究者的堅持讓人感動。”
????梁杰的高中同班同學任成慶說,當時梁杰就特別喜歡文史類的學習和研究,學生時就發表了不少文史類學習文章,后來上山下鄉插隊到雷州林場,中途也沒有間斷對文史的研究。他經常深入民間,搜集吳川抗戰、粵西地下黨光榮斗爭的資料,“現在其成果能在抗戰文獻數據平臺上線。這是在學習交流方面前進了一大步,值得慶賀。”
????“為我年少時熟悉的叔叔,點贊!”網友nicole寫道。網友Bear writes history得知梁杰老師搜集的“吳川抗戰史料專輯”在抗戰文獻數據平臺上線,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高中在歷史社的時候就聽說了這位喜愛研究吳川歷史的老師,這次看到他收集的史料能上權威平臺,挺激動!”

????民間自發研究熱情值得尊敬
????“這種民間自發的抗戰史研究熱情非常值得鼓勵和尊敬。”湛江市人大代表林壯錦認為,梁杰老師作為一位民間抗戰史研究者,15年來他不計付出,發揚不畏艱苦、百折不撓的艱苦奮斗精神,在搜集史料的尋訪中屢獲新證,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讓更多人了解那段歷史,提醒當代年輕人不忘歷史堅持奮斗。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我們要銘記歷史教訓,弘揚抗戰精神,努力工作,在新時代建功立業報效國家。
????

????鼓勵地方加強紅色文化研究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戰文獻數據平臺總編助理邢宗民接受記者連線采訪。他說,梁杰先生自中學教師崗位退休后,十余年來孜孜不倦地搜集整理關于吳川地區抗戰歷史的資料,這種精神、這份堅持,很讓人敬佩,“正是因為我們的社會中有無數像梁杰先生這樣的人的不斷努力,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才得以重現世人面前。”
????“吳川抗戰史料專輯”登上抗戰文獻數據平臺,這是吳川民間自發的抗戰史研究的突破。邢宗民指出,抗戰文獻數據平臺自成立起,即堅持“公益、共享”的發展理念,依托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等館藏資源,致力于匯集所有和抗戰相關的史料。目前平臺上線的主體資料為報紙、期刊和圖書,總量達2600萬頁,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研究中國抗戰不可或缺的網站,致力讓社會公眾更多地了解歷史、研究歷史。
????邢宗民對地方黨委政府部門今后弘揚抗戰精神、加強紅色文化研究方面提出了建議。他認為,抗日戰爭故事記錄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艱苦奮斗、抗擊外敵的英勇事跡,是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地方黨委政府應加大力度推動挖掘這些精神財富,吸引學術界和社會公眾來研究地方歷史。
????在眾多的史料中,“地方檔案”可謂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是學術界進行研究的最為肥沃的“養料”“活水”,他希望能通過互聯網技術、借助學術界的力量,開發好、利用好包括“地方檔案、地方志、黨史資料、組織史資料”等在內的珍貴史料,是弘揚抗戰精神、弘揚紅色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