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榴蓮味菠蘿蜜金黃鮮美,實現云端高價銷售。
昨天,雷州市喜原生態農業水果種植基地300畝菠蘿蜜水果耗時一個多月收獲完,全部以破紀錄的16.8元每斤的高價在“云端”一售而空。
這改變了紅土地菠蘿蜜千百年來一直只是“路邊貨”的宿命,把雷州半島村民習慣于房前屋后種植的菠蘿蜜,變身為大面積田園種植,并推行商品化運營,使得菠蘿蜜一舉成為市場“貴族水果”。
300畝榴蓮菠蘿蜜半小時預售完
近日記者來到雷州市烏石鎮豐南村嘉山嶺,滿目青翠的嘉山嶺呈長條形,西臨大海,東枕南渡河,山靈水秀。
喜原生態農業水果種植基地位于嘉山嶺半山腰,只見一片片的果園沿著丘陵起伏,滿目翠綠。進入300畝榴蓮味菠蘿蜜種植園,遠看墨綠綠的一大片,近觀是一排排一列列高大的果樹。8月本是豐收的季節,卻找不到幾個果子。“果子在‘云端’售完了。”喜原生態農業公司總經理許生迎上來,帶領記者參觀果林。
3年前,許生以專業的目光,率先從臺灣引進5000多棵榴蓮味菠蘿蜜果苗,在嘉山嶺租地種植300畝,以喜原生態綠色標準,施用土雜肥,進行技術管理。到今年2月,這批新品種菠蘿蜜開始掛花打果,到6月底獨特的香味就彌漫在整個果園,在果園請來網絡和電視進行直播帶貨,結果300畝水果30分鐘就在網上火爆預售完,一個月時間內全部收獲上市,打上品牌包裝,以16.8元1斤的單價送貨到各地電商,而各地的搶貨訂單還紛至沓來。
許生好不容易在枝椏間找到一個“碩果僅存”的小果,果皮為黃綠色,已經熟透,還沒臨近就聞到一股清香。去皮掏肉,金黃色的肉苞大小緊密相連,入口柔軟芬芳,香甜爽滑,與本地菠蘿蜜味道明顯不同。
許生說,這里種出的榴蓮味菠蘿蜜無論品質和產量都高出原產地,除了技術要素外,還在于雷州半島的氣候特征造就果質一流,推向市場,一炮打響,供不應求。今年是這片果園首次結果,平均畝產僅900斤,但“牛刀初試”已有300多萬元收入。
打造“甜蜜蜜”菠蘿蜜產業
菠蘿蜜是熱帶水果,也是嶺南“四大水果”之一,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廣有栽培,由于果型大,重可達40斤,果實肥厚香郁。
據考證,雷州半島先民幾百年來普遍在房前屋后種植菠蘿蜜,雖粗生易長,但果樹基因遺傳易變異,果質不穩定。另外,在野外大面積種植,要么果少,要么質差,所以多年來沒有形成規模種植和商品化經營,當地菠蘿蜜水果多停留在家庭“自產自銷”狀態。
許生是土生土長的雷州人,對菠蘿蜜情有獨鐘,從大城市回鄉創業后,潛心研究,引進榴蓮味菠蘿蜜大面積種植,打破了菠蘿蜜無法規模種植的“魔咒”,成立雷州半島第一個菠蘿蜜大面積種植園。同時,利用專業技術,“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種下的果樹提前結果,果形均勻長條,易切易吃,果肉更加香甜鮮美,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種植效益蒸蒸日上。
“今年初產量小,明后年就是三五千斤一畝,以后產值可達10萬元1畝,這就是咱們常說的‘金山銀山’了。”許生信心滿滿,前景可期。
守著“金銀山”,種上“搖錢樹”,嘉山嶺紅土地披上了一望無際的菠蘿蜜“綠”。目前,許生通過自己嫁接果苗,又在四周擴種到2000畝榴蓮味菠蘿蜜。同時以“公司+農戶”的模式,給豐南村民贈送100多萬元的種苗,全村也發展了1000多畝,全面推廣“喜原標準”種植,著力打造“甜蜜蜜”、為農民增收保駕護航的菠蘿蜜產業鏈,在火熱的紅土地上推動“綠色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