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吳川市第一中學退休教師梁杰15年來潛心搜集的“吳川抗戰史料專輯”日前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承辦的“抗日戰爭與近代中日關系文獻數據平臺”(以下簡稱“抗戰文獻數據平臺”)上線。
昨日,在吳川一中的教師宿舍里,梁杰對記者說:“我只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大家。希望大家不忘歷史珍愛和平,更希望我們的年輕人、后輩能謹記先輩的付出,在抗戰精神的激勵下,努力奔跑、不懈奮斗。”

梁杰搜集整理抗戰史料。

梁杰搜集整理抗戰史料部分成果。
再難的事也要有人干 15年來收集抗戰史料
昨日上午,記者剛走進梁杰老師家中就被密密麻麻的書籍吸引住了。他家的書桌上擺滿了關于抗戰的書籍以及他多年來搜集的抗戰史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他自費編印的抗戰書籍包括《鑒水烽火》《一代名將李漢魂》和《吳川抗戰圖集》等。打開《鑒水烽火》,記者看到,它厚達300頁,圖文并茂共10個章節,史料相當豐富。看到記者在閱讀,梁杰老師笑了。
梁杰今年75歲,身體硬朗,精神矍鑠,自15年前從吳川一中退休以來依然每天伏案疾書。梁杰說,抗日戰爭時期他還沒出生。他主要從父親的講述中知道那段歷史,“我父親叫梁鴻橋,是一位教師,早年曾在香港讀書,還有幸在香港的一艘船上與張炎將軍有過一面之緣。受父親的影響,我從小就對這段歷史特別感興趣。“
“可惜,與吳川相關的抗戰史料零星,也有紕漏。現在部分年輕人對此知之甚少。這不得不讓人心痛!”為此,梁杰退休后更加積極地搜集吳川抗日史料。
不過,搜集抗戰史實資料并不容易。“最主要的困難是時隔太久。當年的戰場如今大多湮沒在荒草野嶺中,當年參加和見證過抗戰的將士、普通百姓,絕大多數已經過世,剩余的也都風燭殘年,找到他們并不容易。”梁杰說,“可是再難也要有人干這事呀,本地少,我就到外地去!”
就這樣,梁杰老人自費乘車,走訪省級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等,開啟了他漫長的尋訪路,至今已十余年了。
自掏腰包辦文史圖片展 致力編印抗戰歷史書冊
這15年來,他大部分的退休金都花在了搜集抗日史料的旅途上。他先后走訪了廣州、韶關、佛山等地的抗戰舊址和紀念館,拍攝了很多照片,又到廣東省博物館、省檔案館、國立中山圖書館、廣州圖書館、華師大圖書館等處查閱大量資料文獻,復印、摘錄了不少與吳川相關的抗戰史料。2011年8月,他到位于廣州沙河頂水蔭路的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無意中發現61師在淞滬抗日戰斗中英勇陣亡的名字中有4位吳川籍英雄(連級干部):楊福基、李權芳、梁錫英、伍發初。這對他來說,是在搜集吳川抗日史料的一個重大收獲。
2013年5月,他到廣州農講所舊址參觀,當時這里正舉行一個圖片展覽,他意外發現一張照片,登載的是張炎將軍夫人鄭坤廉女士在湖南耒陽火車站準備登車北上參加抗日。他馬上掏出相機,把這張照片翻拍下來,后來這張照片被用到了他編印的抗戰書籍上。此外,梁杰一有空閑就下鄉尋訪抗日人士的后代,對他們進行調查采訪。
“不忘歷史,珍愛和平”,這是梁杰在采訪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這也是支撐他一路走來的動力。他告訴記者,當年日軍的入侵使吳川人民遭受了一場空前的災難。“那種傷痛不應該被模糊。”梁杰說,“僅僅挖掘保存是遠遠不夠,要想法子讓更多人知道,要把知道的告訴大家!”
早在2013年5月,梁杰就曾自掏資金,在吳川市區解放廣場舉辦以抗戰為主要內容的吳川文史圖片展覽,受到不少市民的好評。近幾年來,他還致力于編印抗戰歷史書籍,“我愿在有生之年繼續收集相關史料,繼續編印相關書冊,希望能提醒后人銘記歷史不懈奮斗。”
北京學者赴湛江拜訪?贊梁杰傳承精神薪火
梁杰老師專注搜集抗戰史料的事跡,引起社會各界關注。2018年8月2日,社科院邢宗民老師代表抗戰文獻數據平臺項目組,專程赴湛江到吳川一中拜訪梁杰老師。在梁杰老師的家中,邢宗民等人仔細翻閱了梁杰老師編輯整理的《鑒水烽火》《一代名將李漢魂》和《吳川抗戰圖集》等書稿。
與梁杰老師交流后,邢宗民對其十分敬佩。邢宗民說,正是因為有了類似梁杰老師這樣的人,社會才更了解國家歷史,“精神的薪火,只有靠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才能得到更好傳承。”
據悉,抗戰文獻數據平臺(www.modernhistory.org.cn)是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的階段性成果,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圖書館、國家檔案局牽頭,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承辦的綜合性平臺。梁杰老師向抗戰文獻數據平臺捐贈花費十余年時間搜集編印的抗戰資料集,包括《鑒水烽火:吳川抗戰史》《圖說吳川歷史》(一)《圖說吳川歷史》(二)《吳川縣抗日戰爭紀事 》《吳川抗戰圖集》(一)《吳川抗戰圖集》(二)《一代名將李漢魂的傳奇人生》等。
邢宗民說,對于梁杰老師捐贈的資料,他們將在仔細整理的基礎上,采取兩個措施:一將以搜集資料中包含的圖片資源為基礎,建設“吳川抗戰專題圖片庫”,并繼續通過社會各界力量搜集相關史料(包括圖片、日記、檔案、視頻等多種),不斷豐富。二爭取同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挖掘吳川真實的抗戰歷史。地方提供相關時期的檔案等史料,抗戰文獻數據平臺提供技術規范并將調撥專業著錄人員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建設“地方專題庫”。
吳川抗戰史料專輯日前已正式上線
今年7月下旬,“吳川抗戰史料專輯”在抗戰文獻數據平臺正式上線。日前該平臺官方公眾號頭條發布消息,向社會公眾介紹吳川抗戰史料的相關情況。
據邢宗民介紹,梁杰老師的《鑒水烽火:吳川抗戰史》《圖說吳川歷史》(一)《圖說吳川歷史》(二)《吳川縣抗日戰爭紀事》《吳川抗戰圖集》(一)《吳川抗戰圖集》(二)、《一代名將李漢魂的傳奇人生》等均已在平臺上線。
邢宗民說,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鑒水烽火》一書。它從不同時期、不同角度記述了在中共南路特委的領導下,中共吳川黨組織和吳川人民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堅持抗戰的光榮歷史。
邢宗民給梁杰點贊:“本次上線的資料很大一部分是以圖集配以相關文字的形式呈現的。為梁杰先生手抄本的高清掃描件。這些資料集可能不如出版物那么規范,但這恰恰體現了其不畏困難,為尋找歷史記憶所做的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