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山村,稻田飄香,魚塘萬頃,碧波蕩漾,風光旖旎;錯落有致的民居在藍天白云、悠悠碧水的映襯下,好似一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畫,清新、寧謐而富有詩意。
????近年來,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熱潮中,該村以水鄉為主題,立足本土特色,通過鄉賢引領,整合資源,完善基礎設施配套,豐富旅游業態,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嶺南田園水鄉,建設幸福美麗家園。

百官山村以水鄉為主題,立足本土特色,打造嶺南田園水鄉。記者 李忠 航拍
??? 改造三江,鄉村變化翻天覆地
????百官山村位于吳川市蘭石鎮西南,是蘭石鎮五一村委會下轄的一條自然村。該村坐北向南,東南臨袂花江,西瀕小東江、三叉江,三面環水,村前面與博鋪街道坡地相連,堤壩相接。此地位居三江出水口,屬低洼地帶,之前河道又淺窄,所以連年洪澇,十種九不收。
????百官山村幾代人都曾為水發愁,擔心田里的稻谷,擔憂水浸村,床會不會被水沖走。有年邁村民猶記得當時情景,遇上水浸村,顆粒無收,只能靠國家分發的救濟糧充饑。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1976年冬天,黨委政府帶領我們村民改造三江,實施人工裁彎取直的工程,提高并加固大堤,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終于解決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暢易引發水災的問題。”當地村民吳炯回憶道,為了解決江水疏導問題,在政府的領導下,分廂入戶,每家每戶都加入“分廂排洪”工作,早出晚歸,江岸到處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現象。當時他還是20余歲的小伙子,也是起早摸黑,與工作隊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人工裁彎取直的治理措施給百官山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完善了三江流域的水網體系,提高加固大堤,使一個時常需與水患作斗爭的人間煉獄,逐漸變成了人間天堂。
????水,不僅僅給自然生態帶來巨變,也給社會生態帶來了巨變。那潺潺而流的江水灌溉著綠油油的農田,“十年九不收”的稻田變為一片沃野,舉目蒼翠,水稻似毯,瓜果琳瑯,香飄四季,百官山村由往昔的顆粒無收,到如今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 鄉賢引領,建筑之村“筑”出致富路
????改革開放以后,該村的青壯年大多數都外出打工,以建筑業為主,數十年輝煌的建筑業造就了吳觀勝、吳康養、吳觀水、吳康錫等一批建筑企業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村從事建筑行業的達300多人。
????一幢幢整齊的樓房,一條條通村大道,一座九曲橋直通風光迷人的湖心島……百官山村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氣息撲面而來。農民富了,村莊亮了,村集體經濟壯大了。百官山村人都說這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和鄉賢的引領。百官山村能有今日,就因為有吳康養等鄉賢的大力支持,是他們的實干,是他們的家鄉情濃,才有了百官山村今日的幸福生活。
????“吳康養真是好小伙,高中畢業后就外出打工,發家致富也沒忘了我們這些老人家,時常回來看望我們,還出錢出力幫助家鄉搞建設,讓我們村莊更加漂亮了。”坐在老榕樹下乘涼的吳伯說。
????據悉,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吳康養便外出謀生,一無經驗,二無資金,在工地上,從建筑小工做起。他踏實肯干,勤奮學習,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和努力,慢慢組建了自己的工程隊伍,開辦工程公司。吳康養抓住機遇,發展起自己的建筑隊,并帶動當地村民加入,帶出了一個“建筑之村”。
????近年來,不少百官山村村民通過努力學習建筑工程技術,走向致富路。如村民吳華炳,上有老下有小,之前一家7口人生活過得十分艱難。后來他加入建筑隊伍,從小小一個泥水工走上發家致富之路,原來低矮的瓦房變成現在的四層小洋樓。從百官山村走向全國建筑工地的建筑工很多,發家致富者亦不少。2019年,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兩萬元。
????更難能可貴的是,發家致富的鄉賢不忘鄉親父老。2002年,通過鄉賢捐資、發動村民集資,村集體出資等多種形式,該村大力開展美麗新農村建設。歷經8年,先后建起了自來水塔,使家家戶戶飲上清潔衛生的自來水;實現了道路硬底化,主村道安裝了路燈;平整了耕地,修筑了機耕路和灌溉渠,減輕了耕種的勞動強度;建起了小學圖書館和電腦室,改善了育人環境……鄉賢還時常出資贊助粵劇團等文藝團體在村文化大樓演出,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近年來,該村先后獲得“廣東省衛生村”“湛江市衛生村”“湛江市最美麗的村莊”“湛江市生態文明村”等稱號。
??? 留住鄉愁,匠心獨運繪就“水美鄉村”
????據五一村黨支部書記吳華祿介紹,百官山村現有戶籍人口1800余人。這里是水網沖積平原,村前一馬平川,良田萬頃;村后古樹參天。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熱潮中,百官山村整合資源、多措并舉,以鄉村旅游為發力點,助推鄉村振興。為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百官山村積極開展農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活動,先后將村中閑置的集體用地平整規劃,建設籃球場、停車場和健身場所,打造整潔宜居的美麗鄉村環境。
????鄉村振興不僅要生態美、鄉風好,更要留住鄉愁,振興產業。百官山村位于小東江、袂花江以及三叉江的交匯處,自然風光秀美,淡水資源豐富。近年來,在村中鄉賢的支持下,先后投入500多萬元,利用村前百畝水塘,打造水上公園。因塘中有面積為3000平方米的湖心島,又有半島形彎如月牙的峨眉山,該村充分利用這一自然條件,在湖邊筑起了兩米多高的擋土墻,修建了環湖道路,湖畔建起了一座建筑面積780平方米的集辦公、娛樂、展覽和休閑于一身的文化樓,借用原有的日島和月島名稱,取名“日月湖公園”。
????時值盛夏,暑氣蒸人,記者站在湖心島旁,湖中蓮荷婀娜,湖邊垂楊依依,炎炎夏日,這里卻涼風習習,空氣清新,風光旖旎,叫人流連忘返……湖邊還遍植紫荊、大王椰,日島上涼亭、石凳、噴泉,一應俱全,湖上建有九曲橋連接日島和月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玩。
????“百官山村正努力打造‘水美鄉村’,不僅讓鄉村美起來,也讓村民的袋子‘鼓’起來,鄉賢吳康養更是積極響應吳川市委、市政府‘添磚添彩’回歸工程的號召,回鄉投資建設萬聚生態樂園,就在百官山村旁。”蘭石鎮人大主席薛勁松說,萬聚生態樂園,占地面積66畝,總投資超過1.5億元,通過建設鄉村旅游新景點,打造集農業觀光、美食農事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旅游生態園,推動鄉村振興。這不僅解決當地貧困群眾就業問題,還帶領當地及周邊村民致富奔小康。
????立足本土特色,做強鄉村旅游。依托萬畝淡水養殖基地、萬頃糧田、湖島休閑勝地等資源優勢,田園水鄉百官山村,一個新興的生態宜居宜游的目的地正在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