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菠蘿直供基地電商辦公室。翁智權 供圖
分揀、過秤、打包、貼單、裝車……近日,位于徐聞縣曲界鎮愚公樓的廣東三農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里一派繁忙的工作場面。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今年來,該公司化危為機,在拼多多、虎牙直播等平臺開展菠蘿直播活動11場次,全網瀏覽量2.88億次,目前總計發貨菠蘿26萬多件,交易額達524萬元。
這是徐聞縣農產品“觸網”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徐聞縣搶抓“互聯網+”的市場發展機遇,立足縣情實際與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著力培育農村電商市場主體,狠抓人才培養,強化基礎保障,不斷拓展電商在農村的應用,打通優質特色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引領農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民脫貧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工人正在打包菠蘿。李梅英 攝
政府引導 農村電商蓬勃發展
徐聞生態環境優良,物產豐富,有“中國菠蘿之鄉”、“中國香蕉之鄉”、“中國冬季蔬菜龍頭縣”、“中國綠色生態農業示范縣”等美譽,盛產菠蘿、香蕉、荔枝、火龍果、木瓜和北運蔬菜等農產品,是全國著名的農產品基地。徐聞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以徐聞縣青年互聯網創業園、郵政電商產業園、“菠蘿主義”網絡平臺等平臺為依托,讓徐聞優質農產品借著“互聯網”的翅膀“飛”向全國各地。
據了解,徐聞縣青年互聯網創業園自2015年7月掛牌運營以來,已全面完善建立電商產業供應、銷售網絡平臺體系,是符合創業者所需求的創業孵化園,為創業初始人員提供政策扶持、項目論證、創業培訓、創業指導實訓等“一站式”服務。目前,園區已有入駐企業73家,其中農產品供應鏈電商平臺26家,電商服務站2間(分別在邁陳白坡和曲界愚公樓),累計就業人數518人,成功孵化走出園區的企業有9家。
為幫助創業青年提高實踐經驗和創業技能,該創業園按實際需求出發,邀請美迪電商學院知名講師給電商青年進行全方位電商實戰培訓,開園以來已舉辦了八期免費培訓課,培訓了600多人次。2019年,園區還邀請了網咖大師“勤勞農哥”李先生到園區分享新媒體運營及營銷策劃經驗。園區領導還帶領創業園青年大學生創業者到海南電商品牌運營中心、廣西南寧市廣西聯訊U谷孵化基地交流學習,通過實踐參觀和座談交流,讓他們得到更好的商機和明確企業發展方向。創業園還不定期的委派工作人員進行專業領域學習培訓,提升服務的綜合素質,以實現園區“孵化促創業、創業帶就業、就業促發展”。
在徐聞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徐聞縣農村電商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全面推開,并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徐聞縣有電商注冊企業250多家,多半屬于小微企業,從業人員2000余人。2019年,該縣整年電商產品銷售量約550萬件,銷售額約1.5億元,主要以徐聞縣特色農海產品在淘寶、天貓、京東等網絡平臺上推廣銷售,其中產生了“三農互聯”、“特產在線”、“齊巴科技”、“鄉特香”等一批優秀的本地電子商務企業品牌。
日前,國家農業農村部“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參與企業公布,全國92家企業入選,其中廣東2家,徐聞縣培育發展的電商龍頭企業廣東三農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入選。

徐聞農戶種植的新品青檸檬受熱捧。鄒李桂 供圖
助力脫貧 電商發展惠及群眾
徐聞縣福豐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鄒李桂牢牢抓住電子商務進農村的機遇,2018年在邁陳白坡建立了農村電商服務站,這也是徐聞縣西部鄉鎮首家電商平臺,使當地及周邊的農特產品借助網絡“走出去”,帶動群眾脫貧增收。
“今年電商業務呈現翻倍增長,1~5月共發玉米、木瓜、芒果等果蔬50多萬件,最高峰日發貨2萬件。”鄒李桂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生鮮蔬菜訂單需求暴增,她又開始嘗試著發些辣椒、豆角、茄子等生鮮蔬菜,深受消費者歡迎。目前,服務站聘請有低保戶、殘疾人等固定員工11個,主要從事包裝和客服方面的工作,幫助困難群眾解決了就業問題。服務站還根據每日的發貨情況,聘請附近群眾負責分揀、過秤、打包等工作,最高峰時一天用工達120人。
“發展電商時,我發現青檸檬非常受歡迎,但當時在邁陳很少有種青檸檬,我只能從海南收購進行發貨。”從2018年開始,鄒李桂開始在徐聞試種海南青檸檬100多畝,并帶動當地14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目前青檸檬種植面積已達2000多畝,農戶種植的青檸檬,上市時全部由服務站按市場價格進行收購,幫助農戶增收致富。
廣東三農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是徐聞縣培育發展的電商龍頭企業。2019年3月,該公司在曲界愚公樓成立“中國菠蘿電商產地直供基地”和大數據運營中心;2019年10月成功注冊了“菠蘿主義”品牌商標八大類;2020年1月投資3000萬元成功了打造廣東菠蘿主義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專注徐聞菠蘿全產業鏈運營服務的集團公司;2020年3月創辦“中國菠蘿交易網”,同步PC端、小程序端、移動H5端上線。
近日,筆者在該分司里的“中國菠蘿交易網”顯示屏上看到,實時顯示當地菠蘿種植量、農戶實時上市量、采購和銷售需求等大數據。據介紹,直至目前,“三農互聯”菠蘿產地與農戶合作數據含曲界鎮5813個(約4.94萬畝);錦和鎮4835個(約4.11萬畝);前山鎮1169個(約1萬畝),其他鎮286個(約0.85萬畝);菠蘿銷售市場合作數據1.06萬個,其中涵蓋菠蘿大宗采購商約2300個,打造農村電商自營及代發產業年產值1000萬元,菠蘿市場流通產業年產值2560萬元,菠蘿去皮初加工產業年產值2475萬元,直接帶動就業50人,間接帶動就業200人。
據悉,今年以來,該公司對接拼多多、天貓、京東、每日優鮮等電商平臺及商戶1515個,開發代發合作商戶172個;自營電商店鋪有拼多多、阿里巴巴、淘寶、微信小程序等;在拼多多、虎牙直播等平臺開展菠蘿直播活動11場次,全網瀏覽量2.88億次,目前總計發貨菠蘿26多萬件,交易額達524萬元。此外,該公司還引進了全國第一臺菠蘿品控分選機,既能檢測菠蘿糖分,還能掃描出菠蘿心“黑不黑”,為提升品控能力帶來質變。

裝箱待發的農產品。鄒李桂 供圖
直播帶貨 帶旺特色農產品銷售
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徐聞縣迅速實施以線下流通為主,線上流通及加工、冷藏并重的促銷模式,充分利用各類網絡銷售平臺,解決徐聞菠蘿銷售問題。
徐聞縣緊緊依托省農業農村廳“保供穩價安心”平臺,以大數據精準對接供需信息,供貨商在平臺會客室與采購商在線交流,實時對接供貨,京東、拼多多、點籌網、豐城上品等知名平臺日均達成4萬斤至10萬斤不等的交易量。同時,該縣還充分挖掘本地電商潛力,拓展線上交易,徐聞縣青年互聯網創業園、郵政電商產業園、“菠蘿主義”網絡平臺等本土40家電商積極對接知名銷售平臺,攜手發力,高峰值達成日銷100噸的交易量。
徐聞縣還及時轉變思路,把原計劃于3月底前舉辦的產銷對接活動和菠蘿文化旅游節更改為舉辦網上產銷對接和網上菠蘿節,2月19日聯合淘寶、京東、等八大電商平臺發起“全國長壽縣徐聞菠蘿來了”的“218出貨行動”。當天,徐聞縣長率先走進了拼多多的助農直播間進行直播帶貨,首批3萬件共15萬斤菠蘿兩小時內售罄。
自此,徐聞吹起了一股“直播帶貨”風,銷售產品也逐漸擴大到荔枝、玉米、韭菜及海產品等,并邀請一畝田派出專業人員對荔枝、玉米等種植戶進行直播帶貨現場培訓,讓他們紛紛參與為自已的農產品代言。
徐聞密集發起線上銷售的同時,也有力促進了線下的批量交易,再加上該縣及時出臺農產品流通加工扶持政策,許多采購商紛至踏來。
徐聞菠蘿等特色農產品逐漸銷售火熱,逆勢上揚。今年4月,徐聞菠蘿首次出口到日本,并順利進駐香港市場,這是徐聞菠蘿產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徐聞農業邁向國際化的一次重要嘗試。今年5月,借著廣東國際網絡荔枝節的東風,徐聞荔枝首次出口美國。
產品好不好買,最終還是依靠產品質量。近年來,徐聞縣積極貫徹落實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和品牌強農戰略,大力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培育發展名特優新農產品,打造地方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今年5月20日,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對2020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進行公告,“徐聞甜玉米”、“徐聞火龍果”、“徐聞山羊”3個產品符合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收集登錄要求,正式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徐聞菠蘿”、“徐聞香蕉”、“徐聞良姜”、“徐聞對蝦”4個農產品,則早在2019年8月就已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徐聞荔枝”也在積極申報中。截至目前,徐聞縣共7個農產品正式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名列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