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林下生態雞養殖示范基地,張詩權細心喂養雞只。記者 李嘉斌 攝
????“多虧了扶貧干部,經常跟我溝通交流,讓我樹立生活信心,過上了好日子。”日前,雷州市客路村東坡西村脫貧戶張詩權談起自己脫貧致富的經歷,很是感慨。
????今年59歲的張詩權,高高瘦瘦,皮膚黝黑,不善言辭,臉上總掛著靦腆的笑容。這位看起來神清氣爽的扶貧骨干,卻曾是客路村貧困戶。如今,一提到張詩權,客路村駐村干部和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對他的華麗轉身贊嘆不已。
????重塑信心,自主創業摘“窮帽”
????年輕的時候,張詩權做點小生意,日子過得吃穿不愁。不料,一場車禍造成張詩權左腿高位截肢,成為殘疾人。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又患有慢性疾病,一家子的生活陷入困境。從此,張詩權心情一落千丈,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每月只靠政府低保維持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2016年,廣東醫科大學進駐客路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張詩權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當扶貧工作隊了解其情況后,時常上門走訪,與張詩權拉家常,進行心理輔導,慢慢地幫他找回自信,重塑信心,同時還手把手幫助他制定脫貧措施,講解脫貧政策。面對扶貧工作隊的真情關懷,張詩權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脫貧要靠自己,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雙手創造出來”的思想悄悄在他心里生根發芽。
????在廣東醫科大學駐村工作隊、當地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張詩權多方籌借資金,帶領10多名村民做起南菜北運、北菜南運的生意。萬事開頭難,面對資金缺少、收購經驗缺乏等問題,他倍感壓力,經常輾轉全國各地,主動學習,摸爬滾打,漸漸積累了一些經驗。
????2018年,他牽頭經營的蔬菜生意取得開門紅,人均分紅7萬多元。2015年至2019年,他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904元增長到20142.75元,凈增長率416.03%。
????面對記者的采訪,張詩權開心地說:“能在市區買一套三房一廳的商品房,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感謝政府和扶貧隊對我的關心和幫助,讓我的日子越過越好。”此外,他還主動加入客路書香種養專業合作社,利用閑暇時間打雜工,多勞多得。如今的張詩權,不僅摘掉了“窮帽”,2019年還被評為湛江市“脫貧致富明星”。
????身兼多職,帶領村民奔小康
????憑著一股干勁,作為“南菜北運”的“領頭雁”,張詩權把蔬菜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北運菜生意間歇期,他負責雷州市林下生態雞示范基地工作,把它打理得井井有條。
????因其表現出色,張詩權被貧困戶代表推薦為客路書香種養專業合作社5個理事成員之一,成為扶貧工作隊采取從經濟能人中“引”、退休干部中“召”、相對貧困戶中“推”、專業技術骨干中“培”等辦法中被“推”出的扶貧骨干。
????通過一定的學習培訓,張詩權和合作社其他理事一道創新思路,因地制宜,在合作社開發與建設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還積極帶動有勞動能力貧困村民到合作社務工,務工人員600人次,收入達48000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因養雞銷售有方,今年5月25日,再次為有勞動力貧困戶分紅54300元,戶均分紅近1500元,人均分紅300元,讓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
????作為合作社骨干成員的張詩權,不畏辛勞,刻苦鉆研,潛心學習養雞技術,時常待在林下生態雞示范基地細心觀察,做好雞只生長及防病治病等工作,把自己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養雞致富的能手。據悉,“綠廣客”林下生態雞在2018年獲得“湛江—東盟農產品交易博覽會最受歡迎農產品獎”、2019年獲得“廣東—東盟農產品交易博覽會最優質農產品獎”和“湛江市扶貧明星產品”等榮譽。
????經過在種養基地數年的勞動和鉆研,他已成為養雞能手。他告訴記者,現在有了養雞技能,打算籌集資金自己辦養殖雞場,帶領其他村民一起發家致富。
????近年來,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張詩權克服重重困難,不僅自力更生實現脫貧致富,還樂于助人。作為雷州市客路鎮客路村殘疾專職委員,他熱心幫助困難群眾,如幫殘疾人找工作,積極協助相關部門為出門不便的殘疾人辦理殘疾人證等,每年還聯合一些愛心群體和愛心人士慰問殘疾人,為殘疾人和孤寡老人、低保戶送溫暖獻愛心,贏得社會各界的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