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在南部戰區總醫院細胞采集室,廣東醫科大學學生吳梓壕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該校第4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在校學生。自2017年8月以來,該校5位師生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挽救他人性命,將廣東醫的“仁心”與“大愛”精神薪火相傳。
????吳梓壕是全國第9682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在校大學生。廣東醫科大學同樣向陌生人伸出援手的還有畢業生別文海、田勝偉,教師劉海漫,在校生王鋒,校友覃永堅。
????公益暖男“中大獎”
????“感謝你的無私奉獻給我帶來了生的機會,也給我的家庭帶來了希望!我是患者,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也是兩位年邁老人的兒子,是家里唯一的頂梁柱。”因為捐獻是雙盲的,收到患者的感謝信,吳梓壕才知道自己是捐獻給了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信中,受捐者說道:“如果說給我第一次生命的是父母,那么你是給我第二次生命的人,我會萬分感謝,也會非常珍惜。”看著看著,吳梓壕哭了,他說:“對我來說只是捐獻了造血干細胞,但是對患者家庭來說卻是希望,是未來,我覺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今年23歲的吳梓壕是廣東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也是他的家鄉揭陽市最年輕配型相合的捐獻志愿者。2018年3月,吳梓壕在無償獻血時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019年12月,揭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告訴吳梓壕他“中獎”了,與一位成年重癥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相合。正在圖書館復習期末考的吳梓壕興奮得差點大叫,生怕這個好消息“泡湯”,他當即就答應了捐獻。隨后便積極配合揭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在今年3月完成嚴格的高分辨配型、4月完成體檢等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系列工作,并于5月27日在紅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在廣州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
????熱愛公益的吳梓壕是學校原團委實踐部部長、“微塵·心”公益團隊隊長,連續兩年帶隊“三下鄉”,是大家公認的“暖男”。得知自己配型成功,他非常“忐忑”:“配型成功就像‘中大獎’,只有極少數人才有這樣的好運氣。我總忍不住問自己,我真的是配型成功的幸運兒嗎?直到真正入院打動員劑才放心。”吳梓壕表示,配型成功對于患者來說實屬不易,能夠有機會為血液病患者帶去一份真摯、純樸的善意,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捐獻造血干細胞不是什么英雄之舉,只是舉手之勞便能獲得的小驚喜。
????低調“官宣”獲點贊
????一次偶然的機會,吳梓壕在無償獻血的時候得知,現在加入中華骨髓庫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能配型成功的很少,很多病人因為配型不成功而遺憾地離開自己的親人。作為一名醫學生,他從自己的學科專業認識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并沒有危害,聽了工作人員的講解,他希望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于是吳梓壕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之后一段時間,工作人員的一些話總在他的腦海中出現,于是他便自學了捐贈造血干細胞的相關知識,在同學群里當起了中華骨髓庫的“臨時工作人員”,和大家講解獻血和捐贈造血干細胞的相關知識。在他的影響下,“微塵·心”公益團隊所有志愿者加入到獻血行列,不少人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期待成為下一個“幸運兒”。
????5月26日,已經在醫院打了4天動員劑的吳梓壕給他的“微塵·心”志愿服務隊指導老師徐暢發信息說:“老師,我‘中獎’了,明天捐贈造血干細胞。”好消息不脛而走,“微塵·心”志愿工作者群炸開了鍋,點贊和祝福刷屏了微信群。
????“他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不管學習、工作還是做公益,只要大家有需要,他都不遺余力地付出。”徐暢說,“得知他要捐獻造血干細胞,整個志愿團隊的人都不意外,這就是他會做的事情。”
????“靦腆”男孩大能量
????在不少老師、同學的眼里,吳梓壕是一個話少的靦腆男孩。剛加入學校團委實踐部,不怎么說話的他默默地完成了老師交代的各項工作。相處久了大家才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人,腦洞大開,天馬行空,什么工作都是說干就干,經常一個電話他就能扛著電腦從宿舍樓八樓趕到辦公室,奮戰到半夜再呈現給大家一個個小驚喜。
????“我以為這么浪漫的劇情只有在電視劇里看到,原來他就在我身邊。”志愿服務隊健輝說,一次志愿服務中,由于下雨大家帶道具不是很方便,以至于上課的道具不全。吳梓壕騎著小摩托,冒著大雨,在上課前把道具及時送達。當大家都在擔心他淋雨會不會感冒時,他卻擔心道具有沒有淋濕,會不會影響上課。他的善良感染了服務隊的每一個人,大家在志愿服務的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我們的暖男師兄,一起嬉戲打鬧的朋友,有一天,成為了他人生命中的‘超級英雄’,成為了我們想要追的‘星’。”當大家向他表示敬佩時,吳梓壕覺得這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是生活送給他的小驚喜。
????由于疫情原因,學校領導、老師雖沒能到捐獻現場看望吳梓壕,但通過微信等方式時刻關心著吳梓壕。吳梓壕豪爽地說:“捐獻造血干細胞真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做好疫情防控才是當前的大事,做好自己的事情也是為疫情防控做貢獻。”
????該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曾志嶸說:“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廣東醫學子接連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爭先傳遞‘愛心棒’,真是好樣的!”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表示,廣東醫在校學子成功“四連捐”讓其深受感動,捐獻證書是他們的品格鑒定書,這份“仁心”“大愛”的榮譽將伴隨學生終生,學校因培養出這樣有大愛精神的學生而感到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