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院瓜果飄香,巷道干凈整潔。
????“全村360多人,除了年輕人外出務工經商,其余多數在家務農。從2005年開始,這條小村就開始了扮靚家園的行動。外出務工的鄉賢,會規劃的給村出規劃圖。需要出力出物資時村民自發參與。十幾年來,幾乎是肩扛手提一點一滴打造成了今天的新農村風貌。這條正在施工的道路,就是全村人合力湊了25萬元動工的。”5月26日上午,記者在吳川市吳陽鎮閘口行政村橫另自然村看到,環村村道邊,鉤機聲隆隆正在作業。
????“這條約400米長的村道,連同1500平方米的廣場,預計20來天就可以完成施工。”施工負責人黃華興表示,橫另村村民自籌資金扮靚家園的舉動,讓其深受感動。橫另村雖然不大,但處處都能讓記者感到新農村建設的活力。蔥蘢田園環繞村莊,每家每戶果樹林蔭,瓜果飄香;樓房規劃井然,村巷寬闊。站在村頭或村尾眺望,滿眼田野碧綠,心曠神怡。村居庭院衛生干凈,村民笑容可掬,熱情好客。
????“這條村莊能有今天的村容村貌,離不開村民的強大凝聚力。而這種凝聚力更離不開這條村的村民小組的用心奉獻。”閘口村干部李華生告訴記者,橫另村的村民小組只有3個人,分別是組長李華有和組員李上海、李濟現,在村集體收入為零的情況下,這3人完全不顧個人得失,全心全力做好村務工作,一步一步帶領村民塑造鄉村新顏。

????“籌資建設新農村需要村民大力支持。做思想工作一次不成就兩次,兩次不成就三次,三次不成就先用湊起來的資金做事,給他們看到成效之后,自然就會參與了。”李華有說,剛開始發動村民集資建設鄉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橫另村是一條人口僅360多人的小村莊,如果不掌握每家每戶收入情況,僅憑平均主義來收錢,是推行不了多遠的。基于此,新農村建設工作不僅要做細致,村民思想工作更要做深做透。村民小組3人分工合作,成效還是顯著的。他是1982年退伍的老兵,這些年來做過很多工作,在珠三角創過業,老兵的堅韌和不服輸的特點,賦予了他執著的個性。
????“辦法總比遇到的困難多。無私是最大的說服力,成效是最有效的動員。”李華有表示,村雖然小,但夢想也很美,村民建設新農村的熱情日漸高漲。橫另村外出務工經商的年輕人,特別支持村里的工作。在談到年輕人的支持時,李華有激動地說:“他們時不時就和我聊天給我打氣鼓勁,他們說,村里公共基礎設施投入、道路硬底化鋪設、排污管道網安裝、廣場建設等方面需要的資金,動員大家湊錢還不夠的,他們再想辦法湊夠!讓我們只管放心去做事,一切有他們。”李華有和記者說完這番話的時候,黝黑的臉龐一臉燦爛。
????到目前為止,該村新農村建設投入的將近70萬元全部來自村民的捐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