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城市綜合管理局獲悉,我市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制度建設工作,自從2016年啟動了《湛江市區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規劃》和《湛江市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政府規章)編制工作以來,于2017年5月1日起在市區選擇了8個物業小區,以引進市場化企業,按實現智慧化分類管理、“實物兌換、實時獎勵”、實現追根溯源和實時通報的要求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據介紹,我市自2017年5月1日起在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坡頭區和開發區選擇了8個物業小區(赤坎區帝景金岸和華盛新城小區、霞山區濱海小區、麻章區南亞酈都小區、坡頭區匯景雅居和南油北苑小區、開發區城市假日和南國豪園小區)共22121戶,以引進市場化企業,按實現智慧化分類管理、“實物兌換、實時獎勵”、實現追根溯源和實時通報的要求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據了解,試點工作自開展以來,總體運行情況良好,中標單位通過開展114場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居民樓前配齊智能垃圾分類箱和免費領取垃圾袋機,為小區居民免費提供廚余垃圾袋及其他垃圾袋等措施,不斷提高居民的知曉率和參與率。截至2019年12月31日,試點區域內參與垃圾分類的用戶共14229戶(占總住戶的64.32%),實現垃圾減量559噸,總積分4702.85萬分(100積分兌換1元),居民垃圾分類準確率不斷提高。現已在試點的基礎上,大力開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以點帶面,逐步擴大我市垃圾分類覆蓋范圍。
我市對垃圾分類工作的關注明顯增強,群眾的環保意識總體上有了較大的提升,特別是開展試點的區域,部分群眾已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分類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