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艷池(右)到村民家走訪。本報記者 鄧耀瑞 見習記者 楊雅麗 攝
????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這是一群美麗可愛的人。近年來,隨著“三支一扶”計劃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投身鄉村,服務基層,他們腳踏實地,堅守平凡崗位,無怨無悔地為基層群眾謀福祉。畢業于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的吳川姑娘陳艷池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她走進基層,敢于吃苦,讓青春在基層中綻放,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為基層工作默默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扶貧之路 讓青春在基層中綻放
????當被問到為什么要放棄大城市優厚的工作待遇,回到基層做扶貧工作時,“為了兒時的夢想。”陳艷池堅定地說,自己從小就生活在農村,目睹了鄉親的艱辛與不易。從那時起,就希望以后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百姓做一些事情。
????2019年,陳艷池了解到“三支一扶”的計劃后,毅然放棄了大城市優厚的工作待遇,果斷報名參加。她說,能到農村基層為廣大農民服務,一直是自己多年的心愿。
????成為扶貧隊伍中一員的陳艷池,被安排到吳川市黃坡鎮人民政府從事扶貧工作,在扶貧工作中,她兢兢業業,虛心向同事學習,不斷地提升業務水平和增強工作能力。
????為了盡快適應扶貧工作,陳艷池認真研讀下發的政策文件,積極主動對扶貧資料查漏補缺,經常下鄉入戶了解貧困戶的生活情況。
????“我和同事白天下鄉走訪困難群眾,晚上加班加點整理資料,連續加班已是我們的工作常態。”陳艷池靦腆地笑著說,大伙經常走訪困難群體,如五保戶,噓寒問暖,叮囑他們遇到困難可以尋求幫扶單位和村委會干部的幫助;同時關心孤兒的學習情況和心理健康,還囑咐他們認真讀書,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
????為了及時掌握扶貧政策,盡快勝任工作崗位,下基層、訪農戶、做調查,是陳艷池常有的事。她說,要及時跟進基本醫療、教育補助、殘疾補助、養老等政策的落實情況,確保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
????“現在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了,孩子上學有著落了,醫療救助得到落實,得益于黨和政府的關懷,離不開幫扶單位和村委會干部時常入戶幫助解決問題,非常感謝。”貧困戶滿面春風地說。陳艷池聽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扶貧辦里都是充滿熱血、充滿干勁的同事,都有著為扶貧事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貢獻的決心,每當想到這點,加班再苦再累也不必抱怨,看到自己的夢想有所實現,覺得自己的付出有所值得。”
????走進基層 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
????在從事扶貧工作期間,陳艷池忠于職守,認真負責,傾聽群眾心事,熱心且耐心地為前來辦事的群眾服務,積極為群眾解決問題,為人民服務,為基層工作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陳艷池下鄉期間,當她了解到有一戶貧困戶受到疫情的影響,大米的銷路不暢,造成農產品收入低,對脫貧成效有一定的影響。看著這情況,陳艷池急如熱鍋上的螞蟻,馬上聯系到該村幫扶單位、村干部共同討論解決方案。在討論過程中,陳艷池提到“如果能聯系到本地的飯店或者學校等單位,把大米作為餐飲食材來源,就可以解決大米的銷路問題”。經過了一翻討論,陳艷池突然冒出一句:“你們單位有飯堂嗎?”此時,大家眼前一亮,激烈的討論瞬時停了下來。幫扶單位馬上跟單位領導匯報,經領導同意,把該戶的大米作為飯堂的食材,并且該單位也聯系其他單位,一起為貧困戶解決大米的滯銷問題。當看到滿臉笑容的貧困戶正在忙著稱大米時,陳艷池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入戶走訪中,當了解到有些貧困戶對做粵菜很感興趣,但因沒有相關技能證書且學歷低,難以找到合適工作時,陳艷池積極聯系多個粵菜培訓機構,并了解每個培訓機構的授課內容,多角度分析對比,選擇適合的粵菜培訓機構為貧困戶培訓。在確定粵菜培訓機構之后,陳艷池及時發送通知給幫扶單位,發動有意愿的貧困戶積極報名參加。在培訓過程中,陳艷池時不時提醒大家:有不懂的要及時請教老師,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通過培訓,貧困戶收獲很大,相繼在本地飯店找到了滿意的工作,這不僅解決了就業問題,還提高了收入。
????“回首近一年的扶貧工作,讓我感觸頗深,基層工作雖苦,但是能實實在在為困難群眾解決問題。基層是了解農村的大窗口,也是干實事的廣闊天地,我愿意向群眾學習,在學習中鍛煉,在基層中錘煉意志,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陳艷池動情地說。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陳艷池暗下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不忘初心,戒驕戒躁,砥礪自我,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以奉獻致青春,讓青春在扶貧中綻放最靚麗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