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小戀毅然選擇留守北莉島。記者 鄧耀瑞 攝
“玉壺存冰心,朱筆寫師魂。”這是對老師最美的贊詞。在三尺講臺上,有多少老師默默奉獻,潤物無聲。來自徐聞的林小戀就是其中一位,她不負青春,把生命中最具活力的時光,人生最美的年華奉獻給了北莉島上的孩子們,讓燃燒的青春照亮了小島上每一個孩子的逐夢之路。2019年,林小戀被評為廣東省“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
回鄉扎根海島綻放青春理想
29歲的林小戀是徐聞縣和安鎮人,2014年湛江師范學院英語專業畢業的她,打聽到徐聞縣和安鎮北莉島小學欠缺教師,便義無反顧地收拾包袱來到徐聞這個偏僻小島——北莉島北莉小學當起了代課教師。從此,她開啟了自己的鄉村教師夢。2016年,她報名應征廣東省“三支一扶”招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和安鎮中小學為支教崗位,自愿提出繼續留在分教點北莉小學支教。
“自從大三在農村學校實踐教學一個學期之后,鄉村孩子對知識渴望的那雙眼神歷歷在目。”當身邊人問起她為什么會繼續留守這里當老師時,林小戀總是平靜地說,我來自農村家庭,大學畢業回到農村從事教育事業是自己應有的義務和責任,況且這里的老師非常缺,全校共有三百余學生,英語老師,目前就只有我一個,盡管是編制外聘請,我愿意繼續留守,愿意與這里的孩子們共同成長。
北莉小學位于徐聞縣和安鎮的一個偏僻小島。一雙防水長筒鞋、一個背包,還有身后一大堆的大袋小袋是林小戀的“標配”。一雙防水長筒鞋是因為坐船時還需要脫掉鞋襪、卷起褲腳踏一段海水才能坐上木船;一大堆大袋小袋是因島上生活環境艱苦,物資缺乏,這是為島上孩子購買的文具和學習資料。每周早上六點多,林小戀便會從和安鎮出發,乘船一個多小時上島。年復一年,如今已教學五載,用汗水和愛心譜寫了一曲新時代青年的奉獻之歌。
由于北莉島小學老師匱缺,林小戀在學校擔任多個年級英語課教學,一個星期至少有24節課,有時校內語文老師病休,找她幫忙代課,她總是樂于幫忙。不僅如此,她還時常犧牲周六、周日公休時間,為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補習功課;精心輔導成績好的學生參加鎮舉辦的課目比賽。多年來,林小戀辛勤耕耘教學成績顯著。在她的指導下,學生參加鎮里比賽,多次獲獎。
愿給島上孩子們帶來一束光
因為喜歡,所以熱愛。留守在北莉小學的林小戀期望給這里的孩子們帶來一束光。
北莉島上的學生大多數為留守兒童,如五年級的學生張連春,在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跟著年老體弱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靠國家發放的扶貧資金過日子。從小缺少父母關愛的張連春,性格孤獨,不愛交流。曾有一次因成績考差,怕同學嘲笑不敢來學校,林小戀了解情況后趕緊上門家訪,開導鼓勵,并利用課余時間主動給張連春補習功課,還自掏腰包拿出300塊錢給張連春買齊文具、練習冊,天冷的時候還給她送保暖衣服和棉被。
一些學生因家境貧窮而輟學,2014年,剛到北莉小學擔任老師的林小戀,發現正讀六年級的陳仙棗時不時在教室里偷偷哭泣,便主動與其談心,當了解到她父親有腿殘疾,母親聾啞,姐姐在讀初中,弟弟在讀二年級,家境十分貧困的情況時,林小戀立刻從口袋掏出100塊錢,叫她拿回去補貼家用。陳仙棗不敢收下,林小戀便對她說:“你告訴你爸爸媽媽,說這是老師獎勵的,這是你應該拿的”。每學期林小戀還出錢為陳仙棗買學習文具和練習冊等,過年時還送新鞋子給她。
因島上孩子到陸地購買學習資料極其不方便,林小戀經常省吃儉用,從自己“三支一扶”的微薄生活補貼費中拿出部分錢,每學期都到陸地的書店為孩子們購買文具、學習資料,對家庭困難學生不收取任何費用,熱心贈送給需要的孩子們。
學生日記里的“我們因您而驕傲”
為了跟上新時代的教育步伐,林小戀堅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不斷給自己“充電”,同時她還利用課余時間請教經驗豐富的教師,自我探索出一套“以讀為手段,以憶為關鍵,以寫為目的”的教學新模式。
“英語發音、自然拼讀是學生的一大難題。”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好英語,授課時,林小戀傾向情景教學,盡力調動課堂氣氛。比如講到“tall”(高)這個單詞,林小戀就會讓一高一矮兩名同學站到講臺,現場對比高矮的真實情境,頻繁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英語。她結合孩子們興趣特點,將教材內容巧妙地設計講授,將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等方面的元素融入語言學習活動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她還不遺余力利用課外時間鉆研各種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著作,積極參加有關青年骨干教師的培訓班、教學講座、公開課等。
“英語老師教我們單詞發音,總會自己拼讀,我們跟讀,還看我們嘴型是否正確。”
“今天我收到英語老師獎勵的小星星,因為我的英語發音標準,我要積累更多的小星星。”
“我們老師總是鼓勵我,這次沒考好沒關系,上課時一定要認真,弄清楚自己不會的原因,下一次再努力一把,一定會比這次考得更好,要相信自己。”
“年輕又和藹的老師,我想對您說,鳥兒因天空而飛翔,魚兒因大海而快活,我因您而驕傲!”
……
在學生日記中,字里行間,這都是學生對林小戀的依戀和愛戴,當“三支一扶”支教期滿時,徐聞縣梅溪中學誠邀林小戀到校任教,她卻婉言謝絕。島上學生家長以及北莉小學校長知道消息后,紛紛上門懇請林小戀老師留下來。林小戀也深知自己與北莉小學的學生結下了濃厚的感情,舍不得離開他們。
林小戀毅然選擇了繼續留守北莉島,在平凡崗位中堅守初心,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貧困海島教育工作貢獻力量,用青春和熱情,點燃北莉島上留守兒童“心燈”。她說,愿“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同時她希望有更多的大學生能夠加入到鄉村教師隊伍,共同為基層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