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今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沖鋒號已經吹響,正是一鼓作氣、乘勢而上、攻克最后堡壘、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時刻。本報今起開設專欄《扶貧日志》,關注基層動態,聚焦一線扶貧,傳遞各級扶貧干部牢記使命、撲下身子,為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努力奮斗的心聲,敬請垂注。

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吳玉婷(右三)走訪貧困戶家庭。(資料圖片,廣東醫科大 供圖)
掌握民情,堅定信心
2016年8月25日 晴
根據湛江市委、市政府關于精準扶貧開發工作的統一部署,從2016年5月份開始,由我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東粵電湛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國家電投徐聞風力發電有限公司聯合掛點幫扶徐聞縣新寮鎮后海村。我身為醫院多年的黨辦主任,被選派委以重任,擔任后海村駐村工作隊長兼駐村第一書記。
今天,后海村又是艷陽高照、天氣炎熱,工作隊繼續走訪貧困戶。
為了摸清后海村貧困戶的基本情況,進行嚴格的精準識別,為后期的精準幫扶打下堅實基礎,駐村3個多月以來,我積極帶領工作隊,緊緊依靠村干部和村民群眾,常常頭頂烈日,汗流浹背,走村入戶,馬不停蹄地奔走在鄉間田野,傾聽群眾訴求和心聲,詳細了解貧困狀況、致貧原因等情況。白天走訪調研,晚上匯總研究,使后海村的主要情況在工作隊員的腦海里慢慢變得清晰起來。
一是后海村的基本情況。后海村委會位于徐聞縣新寮鎮東北,距離縣城76公里,是革命老區。全村總戶數843戶,總人口4156人,貧困戶97戶(其中包括地處和安鎮風橋農場的23戶貧困戶),貧困人口349人。本村耕地面積少,僅有1246.8畝。村莊主要養殖對蝦,種植水稻、番薯、香蕉、菠蘿等作物。多年來,由于超強臺風多次肆虐新寮島,特別是2014年的“威馬遜”、“海鷗”和2015年的“彩虹”超強臺風,使群眾的經濟作物嚴重受損,經濟收入明顯減少,村容村貌比較貧窮落后;97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主要有因災、因病、因學致貧等。
二是部分群眾觀念落后,以爭當貧困戶為榮,等、靠、要思想嚴重。
三是由于幫扶的11條自然村,分散處于新寮鎮、和安鎮,村與村之間最大的距離有30多公里,因此,給工作隊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經過3個多月的走訪摸底,讓我感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沉重。如何才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常常讓我陷入了深思,反復勉勵自己堅定信心,一定要用心用情、以身作則帶領工作隊投入到艱巨的精準幫扶工作中去。
集思廣益,精準施策
2016年12月18日 陰轉小雨
可能是因為駐村工作經常加班加點、忙忙碌碌,所以,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一眨眼,駐村就已有半年多。
工作隊已完成前期的精準識別,現在進入制定幫扶規劃和幫扶措施的階段。為了盡快落實幫扶項目,讓貧困戶增加收入,工作隊在反復深入調研、苦苦思考如何實施收益好、風險小的幫扶項目。
有的隊員建議:后海村不是省定貧困村,是屬于分散貧困戶較多的村,只要按照新寮鎮政府統籌安排的2—3個項目做就行了,一是省事,工作量不大;二是風險小,不用擔心選錯項目被問責,而且,很多幫扶點都是這樣做的。
這隊員的建議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如果要高標準、嚴要求完成脫貧任務,就要清楚明白這一輪的精準扶貧是與以往的粗放扶貧有很大的區別。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會議中強調:精準扶貧就是要注重六個精準,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于是,在我的積極引導下,工作隊很快達成了以下共識:
一是實施“穩得住、管長遠”的項目,按照鎮政府統籌的項目計劃實施光伏發電、投資購買商鋪等,以保證貧困戶每年都有分紅收益。
二是實施貧困戶自主創業項目。主要是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和個人意愿,進行自選項目。同時,工作隊積極挖掘亮點,培育脫貧致富明星,有針對性地扶持一些有想法、有條件的貧困戶通過發展運輸業、養殖業等,以實現家庭創收,達到脫貧,從而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影響帶動身邊的一批貧困戶進一步樹立信心,通過辛勤付出,增加收入,達到共同脫貧致富的目的。
因此,工作隊在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今天又來到風橋風場的辦公室,召開貧困戶商議實施自主創業項目的會議。
會上,就各戶貧困戶實施幫扶項目議題,大家熱烈討論、各抒己見,為工作隊制定每戶貧困戶的幫扶措施集思廣益,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樣做,雖然給工作隊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但是,看到貧困戶對自家脫貧的信心逐步建立了起來,此刻,我感到即使再苦再累也值得。
培育典型,成效顯著
2020年1月15日 晴
今天,按照工作安排,三家幫扶單位的領導將到后海村進行春節慰問和扶貧工作調研活動。活動的主要議程有:召開扶貧工作會議;下戶慰問貧困戶;扶貧實地調研;參觀扶貧項目;走訪湛江市“脫貧致富明星”董威風。
由于準備工作充分,各項議程都進行得很順利,在走訪湛江市“脫貧致富明星”貧困戶董威風家庭時,領導們都興致勃勃,詳細詢問了解董威風家庭在幫扶前后的變化。
董威風,51歲;妻子李美和47歲,2013年患上鼻咽癌,給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經濟負擔;兒子20歲,因殘疾小學畢業后一直待業;女兒12歲還在讀小學;一家4口人住在一間21平方米破舊不堪的危房里,家中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十分貧困。
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多次與董威風交談溝通,了解到董威風擁有農用車駕駛證。為了做到精準施策,精準幫扶,充分體現一戶一策的幫扶特色,駐村工作隊經過認真考慮,決定為他家庭量身定做重點實施發展運輸業的幫扶措施。2017年8月,駐村工作隊幫助董威風籌集資金6.8萬元,購置了一輛惠利牌農用貨車。從此,董威風起早摸黑、不辭勞苦,靠幫人運輸貨物,2018年就收入近5萬元。另外,董威風的兒子,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的幫助下,漸漸建立了自信心,工作積極性也調動起來,現在他靠做些力所能及的散工,一年也能為家庭創收1-2萬元。2018年,董威風一家4口人均年收入達到2萬元。董威風的住房也在2018年底完成了危房改造,住房條件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實現了“八有”,達到穩定脫貧,被評為2018年度湛江市“十大脫貧致富明星”,并影響、帶動了周邊一批貧困戶積極行動,逐步實現穩定脫貧。
領導們了解情況后,紛紛稱贊董威風這位湛江市“脫貧致富明星”,表揚駐村工作隊培育“脫貧致富明星”工作卓有成效!
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上午在扶貧工作會議上簡再強鎮長對我們工作隊的表揚,認為我們的工作在新寮鎮精準扶貧工作中起到了標桿的作用,這是對后海村駐村工作隊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讓我們備受鼓舞。
多年來,為了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我們一直堅守奮戰在后海村,扎實推進各項幫扶工作,并且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在三年多時間里,共落實省市扶貧專項資金約484萬元,省市扶貧專項資金使用率達100%,幫扶單位自籌資金共約180萬元,全部用于幫扶貧困戶和村集體解決實際困難,每年為111名貧困戶學生落實教育補貼,為368名貧困戶成員落實醫療保險,共為27戶貧困戶落實危房改造,幫助貧困戶解決安全住房、因學致貧、因病致貧等困難。
由于后海村的幫扶成效顯著,本人也因此榮獲“廣東省2016-2018年脫貧攻堅工作突出貢獻個人”獎。
今年是精準脫貧的收官之年,我暗暗下決心:要繼續帶領駐村工作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竭盡全力幫助后海村的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向組織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