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鼠年之初,恰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最嚴峻之時,在忙碌的湛江機場旅檢口岸,總會看到一位身穿防護服,戴著面屏、護目鏡、口罩和手套的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用溫暖的話語和專業的檢查手段堅守著粵西國門的第一道防護線。
他就是湛江海關衛生檢疫處衛生監督科副科長吳卓偉,他既是“執法者”,也是“服務者”,義無反顧地逆行在戰疫最前線,一絲不茍做好口岸衛生檢疫工作,當好“國門護衛”。
逆行在機場口岸前線的檢疫人
“去更需要你的地方吧,我也是醫護工作者,能理解。家里有我和爸媽!”妻子看著欲言又止的他,笑了笑說。
年廿八那晚,他接到了領導的電話——春運期間,機場旅檢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急需專業人員支援!
責任于心重千鈞,使命在肩勇擔當。作為湛江關區為數不多的有臨床醫學專業背景的關員,吳卓偉坐不住了。
疫情防控需要我,人民的健康需要我!
可是,他才把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女兒接到湛江,準備過個團圓年。本來一年就見不了幾次的這一家子,這個春節又……
妻子看出了他的心思,給予他最大的支持與理解,讓他心無旁騖地趕回工作崗位上。
有了家人作堅強后盾,他年廿九一大早就帶上所需的防護物資,奔赴湛江機場。
開始支援機場海關旅檢崗位后,他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一個衛生檢疫專業人員的職責和使命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發揮醫學專業人員優勢,規范旅檢現場操作指引、嚴格個人防護,并承擔醫學巡查、現場排查、醫學流調等崗位工作。
疫情剛暴發時,防控物資緊缺,他科學統籌機場海關醫用防護物資管理、技術方案落實、防護物資穿戴使用,并向機場管理公司及駐場單位部門授課,講解疫情防控基本要求與個人防護基礎知識等。
“參與情況處置工作的四名工作人員,一般是兩人穿戴、兩人后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持續時間的不確定性,要盡可能節省防護服,保障防疫工作后期仍有防護服可使用,另一方面是避免在檢疫工作過程中出現特殊狀況時導致四人全部需要隔離而無后備人員接力,進一步造成防疫人員上的缺口。”吳卓偉說。
嚴把關口筑防線,認真排查保安全
春節七天假期中,吳卓偉的排班就有五天,包括他在內的四名衛生檢疫人員每天輪班,負責健康申報審核、體溫監測、醫學巡查、醫學排查、樣本采集等多項工作,通常每人每趟飛機要負責兩到三項工作。
春運期間,機場人流量陡增,如何快速地從眾多旅客當中辨別篩選出疑似病例,最為考驗旅檢關員“看、分、檢”的“功力”。
“我們是粵西國門的第一道防護線,一定要做好醫學巡查和排查工作。”
當時,湛江機場的國際航線有4條,入境飛機起飛前兩三個小時,他們就要做好準備工作,分析重點關注旅客名單,明確分工和工作重點。
待航班抵達后,吳卓偉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的前提下,依法依規嚴格地對旅客進行健康申報審核、體溫監測、醫學巡查、醫學排查、樣本采集等衛生檢疫工作,重點檢查出入境人員是否有發熱、乏力、咳嗽等癥狀以及是否有相關旅行史居住史、接觸史、暴露史。對發現的有癥狀者實施重點排查,層層把關,筑牢檢疫防線,嚴防疫情輸入。
每趟飛機的檢疫工作全程所需3個小時左右,如有突發狀況則每次采樣結束回崗前要都要嚴格進行個人洗消,因此,他們晚上常常是9點以后才下班。最晚的一次,深夜12點多還能在機場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
有時候遇到不配合的旅客,他就耐心地溝通;遇到一些中英文都聽不懂的旅客,因為穿著防護服不方便持手機翻譯,他就通過畫圖會意以及肢體語言設法進行溝通。
“1月25日,湛江關區在全國率先宣布重新啟動出入境人員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制度,這一具有前瞻性的決策讓我們得以快速掌握旅客的活動軌跡,也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吳卓偉告訴記者。
四個通宵排查2000余條情況數據
2月5日,湛江機場國際航班暫停,吳卓偉結束了機場海關旅檢崗位支援工作,但他并沒有歇著,而是始終發揮連續作戰精神,馬不停蹄趕回湛江海關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并擔任青年突擊隊隊長。
回到指揮部的第一件事,便是對機場、海港、出入境情況以及疫情防控流程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同時,參與指揮部處置、內防、信息、物資管理等重點工作,制定和更新關區防疫隔離指南三版,解答相關人員居家隔離疑問,利用專業知識高效指導職工及家屬做好居家防護措施……每一項工作都千頭萬緒。
當時,春節假期已接近尾聲,返湛返崗潮即將來臨,時間緊迫、工作繁雜,他幾乎吃住在單位,夜深人靜時,指揮部依然燈火通明。
吳卓偉花了三天,熬了四個通宵,與相關工作人員終于收集、整理、分析關區干部職工外出情況摸底排查情況數據2000余條,統籌關區干部職工居住地疫情防控情況登記2000余條并匯總分析。
其間,吳卓偉還為關區干部職工內部防護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建議;規劃更新關區交通工具、旅檢通道衛生檢疫處置流程圖;制作關區各部門參與網格化疫情防控工作人員職責和工作指引,使防控工作無縫融入地方網格化管理網絡;梳理總署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分解情況。通過走訪基層海關,檢查聯防聯控機制落實情況,督導現場關員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同時審核隸屬海關應急處置演練方案16份、規劃防控指揮部演練及桌面推演流程圖5份等,為關區更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心中有愧,“欠”妻女一張全家福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異地的你和我不常相見,而是你在我身邊卻只能視頻會面。
吳卓偉是土生土長的湛江人,妻子在東莞工作,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兩個女兒也長期隨母親在東莞生活,年廿八那天才由爸爸接回來湛江打算和爺爺奶奶一起團聚。誰曾想,受疫情影響,爸爸第二天就要出任務,兩個女兒卻依然只能通過視頻和爸爸見面。
大年三十那晚,吳卓偉與妻子女兒視頻。
女兒問:“這個人是誰?”
妻子答:“這是爸爸呀!”
女兒又問:“爸爸為什么穿這樣的衣服?”
妻子答復:“爸爸在工作呀!”
看著視頻里四歲的大女兒認不出穿著防護服的自己,而兩歲半的小女兒則直接被嚇哭了,吳卓偉心里既難過又愧疚:“早知道會嚇到她們,我就不打視頻電話而改用語音通話了。”
考慮到自己的衛生檢疫工作存在一定風險以及無暇照顧家庭,大年初二他便將妻子女兒送上了回東莞的車,看著女兒抱著自己舍不得放手,他也忍不住抹了一把眼淚。“女兒還小,還不懂得爸爸是干什么工作的。我想對她們說,等你們長大了就會明白,爸爸和叔叔們正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因為爸爸和叔叔的身后就是很多的你們。”
從大年初三到現在,吳卓偉的妻子也一直奮戰在前線,夫妻倆連軸轉,每天抽空通電話發微信時都是互報平安,默契地不想讓對方多加擔心。
“待疫情過后,我最想拍一張全家福。”吳卓偉靦腆地說,“前些日子,大女兒幼兒園需要張全家福,我在手機里找了很久,竟沒找到一張全家福,我覺得虧欠家人太多,希望疫情快點結束,與家人團圓,同時也能兌現年前的諾言,帶著家人一起開開心心地游玩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