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房屋已被人民法院依法查封……任何破壞本設備的行為將受到法律處罰。”3月10日,在赤坎區某小區,赤坎法院執行干警對被執行人的一處房屋進行查封。與常見的紙質封條不同,這次執行查封中,赤坎法院使用了“智能電子封條監控系統”,也就是俗稱的“電子封條”。據悉,赤坎法院率先在執行查封中使用電子封條。
甲某和乙某因民間借貸發生糾紛申請仲裁,經仲裁裁決乙應當償還甲本金十萬元及相關利息。因乙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裁決,甲向湛江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湛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定乙住所地所在的赤坎法院執行。執行法官收到案件后,及時對被執行人名下財產進行查控,通知相關職能部門對被執行人名下的房屋采取查封措施,并進行現場查封。
承辦該案的執行法官表示,采用傳統紙質封條查封房屋,封條一旦被撕毀不能及時獲知,也難以收集破壞者肇事證據。相比之下,電子封條的內置攝像頭可以對涉案房產進行24小時監控,同步抓拍取證被執行人或其他人員破壞電子封條的現場過程,并把證據傳至法官手機進行報警。法院可以快速鎖定破壞者并依法根據相關情節進行罰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責任。
該院有關負責人表示,電子封條活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配合執行強制措施,有效鎖定被查封房產,對被執行人形成法律威懾,是赤坎法院優化智能執行工作、促進解決執行難的積極探索與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