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愛民(左)帶領工作人員開展防控排查。
????“我當過兵,危急的任務,請讓我上!軍人,就應該無畏應戰!”
????一個敬禮,寥寥數語,飽含萬千……
????他,曾守衛過南沙群島東門礁,曾參加過1998年抗洪搶險,曾是海軍陸戰隊里屢屢建功的戰士。
????他是誰?
????他是楊愛民,湛江海關后勤管理中心物業管理科科長。人如其名,作為人民子弟兵,他牢記使命,始終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作為一名海關人,他初心不改,始終踐行著“人民海關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在湛江海關里,還有許許多多軍轉干部,或在檢疫一線沖鋒,或在保障后方堅守,他們都在以軍人英勇無畏、敢打必勝的精神,譜寫著一曲曲動人的抗疫贊歌。
????盡管眼中有淚
????依然堅守陣地
????春節前,岳父去世,楊愛民請假遠赴新疆辦理后事。在每日新聞中,他了解并關注著疫情發展。作為戰場老兵,他敏銳地嗅到了事態的嚴峻。
????一切從簡,送別老人,他就馬不停蹄返回工作崗位,全心投身抗疫前線。
????然而,禍不單行。2月13日,正在進行防控巡查的他,接到了老家哥哥的緊急來電:“媽剛走了……”
????前些天,他還和老母親通話,告訴母親今年春節不回家,明年春節再團聚。不曾想,這個春節還未過完,竟天人永隔。這位硬漢半晌沉默不語,眼中噙滿了淚水。
????“回家看看吧!”一同巡查的同事說。他咬了咬牙,搖了搖頭。他深知肩上疫情防控工作的分量有多重,也深知打仗最忌臨陣換人。關區內部疫情防控工作,涵蓋11個辦公區、8個生活區、3個生活點,基本都落在物業科。他作為科長,可謂是關區內控工作的指揮員,這個后方陣地務必守穩,不容出錯。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電話說:“我不回去了,代我送媽媽最后一程。等疫情過去,我再在媽媽的墳前鞠躬叩頭……”掛了電話,他面向老家方向,深深三鞠躬。
????他把所有的悲痛、悼念、愧疚藏在心底,化為工作的無窮動力,又繼續挨家挨戶巡查,用溫暖的宣傳提醒、仔細的詢問檢查,給大家傳遞戰勝疫情的信心。
????盡管明知危險
????依然忘我前行
????都說疫情期間,待在家是最安全的。可社區作為“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抗疫第一道“墻”,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環節,他務必給大家筑起牢固的“安全墻”。
????于是,他不顧個人安危,每天輾轉在相距甚遠的11個生活區和生活點,沖在基層防疫第一線。
????他在近20個門崗設立監測點,對進入辦公區、生活區人員開展體溫監測,并妥善處置外賣、快遞的無接觸交付使用。
????同時,他每天組織對所有樓道、電梯等公共場所進行預防性消毒,快速處理關區供水供電故障等。為了讓生活區的防控管理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把重點人員摸排到位、掌握到位,他主動參與網格化管理,對482戶外租戶2000余人進行地毯式排查,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對居家進行健康觀察的住戶,他還建立起微信服務群,通過“隔空喊話”的方式,幫助采購生活必需品并送貨上門,切實保障住戶的日常生活。同時,建立與地方聯動機制,主動與所在社區和轄區派出所進行溝通協調,定時對碰排查情況,把摸排工作做細做實。
????盡管心有牽掛
????依然全力以赴
????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亮起,他才從防疫一線回辦公室。
????然而,他的工作并沒有結束。白天收集到的情況,他要匯總、整理、分析,要從這些繁、雜、細的工作中,發現疑點,找出隱患,想好應對措施,盡快堵住漏洞,排除風險。梳理完畢,他又開始了夜間巡查。
????每次回到家中,都已是深夜。家中還有一對正上小學的雙胞胎在等他。妻子去世多年,他既當爸又當媽,將全部的愛都傾注在了兩個孩子身上。平日里每天工作完畢,他便飛奔回家給孩子們安排飯菜。
????可是防疫工作開始以來,他每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孩子的三餐自是無暇顧及,他只好備了干糧讓孩子充饑。看著帶回的晚餐變宵夜,孩子們吃得狼吞虎咽,卻對他的晚歸沒有任何抱怨,他既欣慰又心疼。
????“爸爸,你專心去和病毒戰斗,我們在家好好的,你也要好好的!”
????“嗯,等爸爸打勝仗回來,再給你們做好吃的!
????對于這一切,楊愛民說:“我現在做的工作都很平凡,但這是應該做的。”
????的確,自2008年從軍隊轉業后,在這10余年里,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在什么崗位上,他都用自己最平凡最樸實的行動,兌現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承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