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多措并舉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推行“不見面審批”、應急審批等,與企業攜手并肩、共克時艱,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全面推行“不見面審批”
近期,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優化完善審批服務方式和流程,全面推行“不見面審批”。運用廣東政務服務網、智慧食藥監系統等數據支撐,積極發揮“互聯網+政務服務”優勢,引導群眾“足不出戶”網上辦事、提升網上辦事能力,實現網上申請、網上審批。對市場監管領域各類行政許可業務,需提交紙質申請材料或暫不能通過網上直接辦理的,引導申請人選擇“網上預審+雙向快遞”的方式寄送申請材料并領取證照和相關文書。對確需到窗口現場辦理業務的,提供預約服務,實現錯峰辦事,減少等候時間。根據辦理事項的不同,提前告知所需材料、網上預審途徑,幫助企業快速準備齊全材料,以最短時間為群眾辦好業務,避免人員聚集。相關許可業務涉及現場評審的,改由通過電子材料網上預審、延期評審、告知承諾、遠程監控評審、專家文審等方式,確保工作質量。對于受疫情影響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就相關許可證延續提出申請的單位,允許將申請期限延續至許可證有效期屆滿前。
為防疫企業開通“綠色通道”
當前,醫用口罩、酒精等疫情防控物資緊缺。市市場監管局加快實施疫情防控企業和藥品醫療器械應急審批,對于涉及抗擊疫情的行政許可和登記注冊業務,特別是涉及直接參與防疫的重點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產、運輸、銷售相關重點企業的,開通“綠色通道”,即來即辦、特事特辦,并實行“容缺受理”服務模式,允許“非關鍵性材料后補”,提升業務辦理效率和便利化水平。
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期間,允許我市用于出口、符合歐美標準的醫用手套、口罩等二類防控器械產品生產企業,憑工信部門意見,向市市場監管局申請備案,加貼中文標簽后,可以供國內銷售和使用。允許未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的出口企業接受委托生產,參照有關委托生產備案的程序向市市場監管局備案。新增擬開展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等屬于二類防控器械產品注冊和生產的,憑工信部門意見向市市場監管局申請備案,在備案憑證中注明“本備案僅在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期間適用”。對未達到產品生產許可條件或相關產品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企業進行主動幫扶,改進技術、工藝和設備,使其投入生產。
截至2月19日,全市已有1家醫療器械生產單位增加一類醫療器械生產備案,1家醫療器械生產單位辦理了四批次出口轉內銷產品備案,部分企業正在籌備醫用口罩生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