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由湛江市科學技術局主辦的湛江市農村科技特派員暨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推進會順利召開,抓好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補短板,增實效,真正讓科研人員把項目完成在“大地上”“稻田里”,使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向下沉”“往地方走”,確保鄉村振興科技行動和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取得實效,助推湛江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再上新臺階。

與會代表參觀湛江市雙雙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釋迦果園。記者 李波 張鋒鋒 攝
會前,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湛江市雙雙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釋迦果園,該企業用了3年時間,經過不懈努力攻克了釋迦果裂果、授粉難、單果小、產量低等大難題,總結出一套適合湛江種植釋迦果的栽培技術,打破了釋迦果高產種植技術長期被封閉的狀況,并成功在湛江實現大面積種植,成為我省最大釋迦果高產種植基地。這種突破性成果,對豐富我市特色水果品種,打造名優水果品牌,加快農業提質增效,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推進我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農業科技創新載體建設穩步推進,湛江國家農業科技園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廉江市入選首批國家級創新型縣(市)建設市,海洋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已成雛形,2019年被納入湛江國家高新區的園區之一,建成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院士工作站、國家級星創天地、省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一批涉農創新平臺;涉農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0家,農業科技創新投入不斷加大,農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步伐加快,所地創新合作順利,農村科技特派員對接省定貧困村131條,對接覆蓋率達60%,科技扶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科技項目將繼續設立科技特派員相關專項,采取政府牽線搭橋的方式,引導科技特派員與技術對口需求的貧困村對接,擴大科技特派員對接貧困村的覆蓋率和影響力,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助力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