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溪官湖村村貌美麗。 記者 李忠 攝
“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 也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關鍵之年。鄉村人居環境改善,才能讓村民提升幸福感、獲得感。湛江是農業大市,農村人口眾多,鄉村環境治理難度不小。如何有效改善鄉村人居環境?與會代表們聚焦“美麗鄉村”的話題,為湛江的鄉村振興出謀劃策。
穩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步伐
近年來,我市全面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扎實開展了“三清三拆”、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三大革命”、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但由于受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仍存在諸多問題和困難,與群眾的期盼還有較大差距。
廣大群眾雖期盼有良好的衛生環境,但主動參與意識還有待加強,公共環境衛生意識比較淡薄,亂倒垃圾、亂停亂放、亂穿馬路、隨意損壞環衛設施等現象比較普遍,少數人治理、多數人污染現象依然存在。
為此,市人大代表吳明媚建議,要廣泛宣傳,增強群眾環境意識。將農村人居環境與群眾工作、民調工作、基層組織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由鎮村干部逐戶上門與農民進行面對面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宣傳,并經常性地督促指導農戶搞好自家衛生,培養良好習慣。同時,加強對青少年環境衛生意識的培養,帶動家長更好地遵守衛生習慣。
湛江村莊眾多,大部分自然村的集體經濟薄弱,有的村甚至完全沒有集體收入。當前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基本上依靠政府的投入,但由于村莊太多,資金分散至自然村后,顯得“杯水車薪”,農村人居環境也容易出現反彈現象,治理成果難以鞏固。
“建議要突破難點,提升綜合整治水平。一是加強環衛設施建設,由市財政統一劃撥專項資金加快對垃圾清運車、垃圾箱、垃圾填埋場等基本保潔設施的購置配備,打牢整治基礎。同時,針對農村普遍存在的缺乏排污管網建設的弊端,進行科學配套建設,把農村地下排污管網建設作為農村重點基礎工程,建議由省、市財政統一投入,縣、鎮進行配套建設。”吳明媚如是說。
加快出臺鄉村垃圾治理法規
垃圾圍村,一直是我市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大難題。湛江區域農村垃圾成分復雜,不僅包括家畜糞便、廚余等有機物,以及衛生紙、玻璃、塑料、橡膠、金屬等廢品,還包括農藥容器、電池等有毒有害物質,且垃圾產生量和堆積量逐年增多。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就如何解決農村垃圾治理問題提出了良策。加快農村生活垃圾立法工作,是代表們提得最多的一個建議。
市人大代表梁平指出,當前農村垃圾治理工作主要存在治理能力短板、經費不足、制度不健全、法律落實不到位等問題。農村垃圾整治工作是一項復雜且艱難的長期任務,他建議有必要對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進行立法,積極回應社會和人民群眾的關切。
“建議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及時出臺生活垃圾處理有關政策法規,進一步明確職能部門的主體責任,避免工作中推諉扯皮現象發生,強化農村垃圾治理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可行性,為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提供強有力的機制保證。”市人大代表邱之團認為,出臺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相關政策法規迫在眉睫。
市人大代表張勇進也建議,注重建立村級垃圾處理資金投入長效機制的同時,要著重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制度保障,力爭使垃圾處理的各個環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此外,代表們還紛紛提出了加強垃圾收集處理宣傳力度,引導村民對垃圾源頭分類、選擇最佳資源化利用途徑,加大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資金投入等建議。
投入資金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市人大代表邱之團建議市財政局等相關部門提高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資金標準,確保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正常運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