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巴鎮那郞村人居環境整治初見成效。? 記者 李忠 航拍
????“把村頭巷尾堆積的垃圾、柴垛清理干凈后,整個村莊變得如此的寬敞靚麗。感覺村里一下子空出不少地塊來,在這些地方種上樹木或開辟菜園進行復綠,村莊就像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了。”71歲的楊燕珍老人邊勞動邊對記者說。11月21日,記者到達吳川市覃巴鎮竹山行政村的那郎村時,發現村民都在參與清理房前屋后的雜物,平整出來的空地干凈整潔。
????片區責任制,一位干部負責24戶
????“激發村民自發的內生動力和意識,才是真正的長效機制。”掛點單位的吳川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覃巴鎮竹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黃福杰告訴記者,自從將那朗村納入竹山行政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單位的駐村干部、竹山行政村干部、那郎村民小組開始了長效機制的探索和實踐。村民小組多次發動宣傳,先后召開群眾大會6次,村民小組擴大會議8次,組織群眾自發對自家門前屋后垃圾進行清理,整齊堆放雜物,制定門前三包責任書。村民小組建立片區管理責任制,做到責任清晰,每個干部要分擔管理,落實到戶,每個干部各負責大致24戶。
????“村民小組組員一共7個人。那郎村總戶數192戶。村民小組組員分片區管轄之外,掛點單位駐村干部根據片區反饋的消息,及時掌握動態信息處理問題。實踐證明,片區管理責任制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參與度,在掌握思想或處理問題上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和片區管轄的村民達成協議,自家門前的衛生除了三包責任落實之外,平時出現的鄰里矛盾或糾紛也負責協調解決。”竹山行政村黨支部書記招亞富告訴記者,就是因為把這些細小的方法貫徹到戶、到人,收到了非常明顯的成效。在“三清三拆三整治”的過程中,整條村莊一起行動,除了年輕人,老人、婦女、放學回來的學生們都一起拿起掃把、推起垃圾車,勞動場面著實感人。
????衛生保潔,每周一次巡查獎罰分明
????竹山行政村一共有14條自然村,由于生活水平低,人居環境整體落后,但采取的措施得力、方法對頭,因此整治力度出的成效很大。片區分責到戶的人居環境整治上,要強化日常監督管理,逐漸形成習慣,把村民的主動參與內生動力鞏固下來。據了解,那郎村除了村民們每天打掃衛生,村民小組建立定期巡查管理制度,每周巡查一次,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鞏固落實村民小組與村民(以戶為單位)簽訂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書制度。做到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受益。落實“空置宅基地、舊香火屋地”管理責任制。已拆除自留的宅基地及舊香火屋地,誰的誰負責清理。對于存在雜草,亂堆亂放雜物現象,要實行除草及清理雜物的長效機制,要定期噴灑除草劑以及清理雜物,對不符合要求的,村民小組有權向上級申請收回其使用權,從今以后不得享受新宅基地待遇。
????“對衛生整治保潔度長久的,開會表揚表彰。正是這種接地氣、出成效的片區分責到戶機制,短短的時間里助推了工作的進展,也較好的維護了村務工作的和諧度。”黃福杰說。
????在駐村干部和村民小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那朗村全體村民自覺投入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來。截至目前,全村共拆除破舊危房48間,豬欄、牛欄12間,清理村道巷道多處,屋前屋后的雜物已全部清理干凈,做到家禽圈養,全村干凈整潔靚麗,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初見成效,在近日的覃巴鎮月考核工作中評為全鎮第二名。
????找對路子,就能脫去鄉村“臟外套”
????“一個村莊‘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做得好與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村莊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敗。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但只要找對了路子,就能快速脫去鄉村的‘臟外套’。”黃福杰表示,當初決定把竹山村14條自然村合理分配為7組,每個班子掛點整治1組,就是要不折不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壓實、責任落實。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村注重發動當地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村民自覺行動的積極性,通過集體會議動員、支部結對活動、班子入戶走訪、宣傳車宣傳等形式,樹立黨員宗旨意識和村民主人翁的意識。此外,組織竹山行政村“兩委”干部及各村民小組長前往吳陽鎮洞兒村參觀學習經驗做法,形成爭先恐后當示范點濃厚氣氛。與此同時,為了增強干群關系,掛點單位吳川市紀委監委的領導經常帶隊到竹山村開展“我為百姓做件事”活動,把周末時間用起來到所掛點整治組、支部書記結合共建活動,組織支部黨員到所聯系的竹山村支部,與當地黨員及村民擼起袖子、拿起工具一起干。
????“從中午的烈陽到傍晚的余光,竹山村時常呈現一幅干群齊心協力清除積堆廢棄物、拆除違規建筑等熱火朝天的場面。我們要讓村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給他們帶來的實惠。唯有如此,才能讓鄉村長久保持干凈、整齊、清爽的‘高顏值’。”黃福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