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吳川市梅菉街道梅北社區用“四議兩公開”辦法解決了一起市場多年的糾紛問題。隨著新市場招標結果的公示張貼出來,一個爭吵多年的利益糾紛問題劃上了句號,社區黨組織軟弱渙散大整頓工作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而打開“勝利之門”的是一把叫做“四議兩公開”的“金鑰匙”。
2013年因吳川梅菉水閘重建,梅北社區群眾擔心影響社區市場的經營收益,決定開發建設新市場。市場建成開業后,由于群眾習慣到舊市場買菜,造成新開發的市場因經營不善倒閉。無法獲得經濟效益的第二經濟合作社社員就要求關閉舊市場,全部搬進新市場經營,但擁有舊市場經營權屬的第一經濟合作社不答應搬遷,以致兩社之間產生了矛盾。幾年來,社區干部們磨破嘴皮也做不通群眾的思想工作,兩社社員關系也變得越來越緊張。因為市場的矛盾糾紛問題,梅北社區黨總支被納入軟弱渙散組織。
新任梅北社區黨總支書記林康貴認為:怕得罪人就不要當干部,軟弱渙散的帽子不應該戴在梅北的頭上,群眾有矛盾糾紛一定要解決!為破解這個難題,梅北社區黨總支在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嘗試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解決市場糾紛問題。黨總支先在社區里進行廣泛宣傳,讓居民了解“四議兩公開”;接著,通過上門訪談、座談會等方式,廣泛聽取黨員、居民代表及廣大群眾的意見;在基本形成共識后,經黨總支提議、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最后在居民代表會議上進行了決議。在居民代表會議上,出席的36名代表,同意35票、不同意0票、棄權1票,解決方案順利獲得通過。
雖然梅北社區的歷史遺留問題獲得圓滿解決,但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梅菉街道組織委員朱康振記得清楚,最初嘗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時,有群眾表示懷疑:“這么多年都處理不了的事情,這樣開開會就能辦下啦?”在會議討論中,其他矛盾也會不時“冒頭”,成為“不和諧音”。群眾有想法,耐心溝通疏導;發揮黨員和德高望重居民的作用,讓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引導群眾……社區干部用細致的工作推進一個個程序完成,最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部分群眾坦言,剛開始也是抱著看熱鬧的態度來開會的。有的群眾感嘆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被尊重和重視的感覺真好!幾輪討論下來,心里的話都“倒”出來了,舒坦了不少。在議的過程中,有些意見得到了采納,心里自然高興;有些意見經過討論,大家才了解干部們的苦衷,知道行不通。有爭議、有疑點,干部開會再一對一地談,把工作做細、把疑慮打消,事情便得到了解決。
社區干部表示,在處理涉及各方利益的公共事務時,群眾最介意兩點:一是相互比較,害怕老實人吃虧;二是擔心干部們謀取私利。說到底,就是要個公平公正。打消了這兩點猜忌,工作就好做多了。這次溝通,許多群眾都提到一個詞:當家做主。他們說,通過“四議兩公開”,所有的事情都擺在會上說,不再是干部私自作決定、下命令,而是大家自己議、自己定、自己干,無論做什么決定,大家都心服口服。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更是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方便大家隨時監督社區的工作。
據吳川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林紅明介紹,梅北社區的矛盾糾紛順利解決是吳川市扎實推進省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的一個生動例子。社區干部用好用活“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取得的成效為吳川市加快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做好社區服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