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筆者從遂溪縣有關部門了解到,該縣目前進行工商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488個(農業種植業348個,養殖業78個,農機服務54個,農業加工8個)。其中: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3家,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12家(含國家級3家),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20家(含省級以上示范社12家);社員發展到25231人,輻射帶動106238多戶,人均年增收5317元。
這一大批農民專業合作社遍布遂溪全縣15個鎮,呈現出數量增幅快、覆蓋范圍廣、合作領域寬、合作模式多樣、帶動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特點。
近幾年來,遂溪縣高度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采取政策支持、強化服務、有效管理、規范運行等措施,為農民專業合作社開綠燈。越來越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依托當地主導產業,將傳統產業、特色產業和新型產業有機融合,促進了“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形成。
遂溪縣主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廣泛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積極引導農民興辦和加入專業合作社;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和部門的支農惠農專項資金扶持;等等。許多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與農業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的生產模式,在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標準化實施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實現了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服務“五統一”的規模化生產,大大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整體競爭力,增加社員收入,促進合作社健康發展壯大。
遂溪縣鴻華種植專業合作社,依托百事食品(中國)有限公司龍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生產模式,在洋青鎮、烏塘鎮建立3500畝現代化馬鈴薯生產基地,在遂城鎮建立大棚蔬菜基地500畝,形成特色鮮明、帶動效應好、競爭能力強的優勢產業區,農民除出租土地收入外,還可被承包土地的企業聘用為農民工人,增加收入,合作社也得到自我發展。
遂溪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遂溪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模式主要有:“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不斷創新經營機制和模式,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多元化發展。
遂溪縣恒昌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以服務社員為宗旨,實行“合作社+基地+養殖戶”的方式,在生產上開展“五統一”服務:統一購進種苗、統一病疫防治、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飼料供應、統一品牌銷售,解決了以往被經銷商壓價的現象,增加了收入。
洋青鎮以洋青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龍頭,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產業模式,發展近1萬畝火龍果生產基地,從而加快轉變發展農業方式,促進傳統農業的改造與升級,推進農業產業化。
遂溪縣楊聯種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嚴格按照農業標準化的生產技術規程組織基地生產管理,制定具體的生產技術規程和管理制度,做好生產紀錄檔案,做到了產品加貼標識銷售,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目前,遂溪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活躍農村經濟的新亮點、推動農業發展的新動力、促進社會和諧的新支撐和引領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力軍”。遂溪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