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吳川市在覃巴吉兆灣舉行漁業資源養護及生態修復項目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如圖,記者 林明聰 攝),共向粵西海域放流魚蝦苗770萬尾,努力推動漁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吳川連續多年在沿海、江河水域開展一定規模的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這些資源的放流取得顯著增殖效果,有效增加水生生物的資源量和群體數量,促進水生生物資源多樣性發展。據漁業生產調查反映,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后,每年有穩定的回捕量,產生了可觀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當日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動由吳川市海洋與漁業局主辦,共放流魚蝦苗770萬尾,其中斑節對蝦750萬尾、黃鰭鯛20萬尾,投入資金約3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