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堂特殊的黨課在遂溪縣遂城鎮下洋村東征誓師遺址進行。遂城鎮委黨校組織黨員到紅色革命村莊下洋村進行現場培訓教育,并重溫入黨誓詞。
據了解,下洋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革命戰爭年代創立了以下洋村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是原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東征支隊誓師首發地,成為遂溪北區堅固的革命堡壘,寫下光輝的一頁。2018年,遂溪縣實施下洋村“鄉村振興戰略”示范點建設,充分挖掘下洋村的紅色資源和山清水秀的自然稟賦,探索發展“基層黨建+紅色革命文化+鄉村旅游”的鄉村振興模式,建設湛江市黨員干部黨性錘煉基地、湛江市青少年紅色革命文化教育基地,開發鄉村旅游,推進下洋村振興發展。
創新教育載體提升服務能力
“去年來,遂城鎮按照‘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工作思路,始終堅持‘學做統一’,結合實際不斷拓展黨員教育載體,通過黨建引領、思想武裝,調動了鎮村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激發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遂溪縣遂城鎮委黨校負責人對記者說。
去年來,該鎮靈活運用微信、“智慧黨建”、“黨建知識每日一問”、遠程教育平臺等載體,圍繞鄉村振興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在黨員隊伍中開展研討互動活動,全面提高黨員服務鄉村振興發展的能力。截至2018年底,該鎮黨校已開班培訓黨員16期1527人次;村級鄉村講習所開展講習活動194場,覆蓋人數5750人次。
學做結合促進教育成果轉化
該鎮在培訓教育過程中,始終注重教育成果的轉化運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去年來,該鎮豆村黨總支堅持以黨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精準扶貧。通過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慰問生活困難黨員、關愛留守兒童、整治環境衛生等活動,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動作用。去年全村共清理村莊雜物6000多噸、拆除危房130多間、整治污染源13宗、綠化村道1800多平方米。通過政策兜底,讓五保戶、低保戶100%享受醫療、住房等基本的生活保障。興建了300KW光伏項目,每年收益36萬元,60戶有勞動力貧困戶年均增收近6000元。幫助60戶貧困戶有勞動力人員外出打工,打工人員月均增收2000元以上。向60戶貧困戶共發放1900只綠殼蛋雞、2400只閹雞搞養殖,戶均預計收益約5000元。向每戶有勞動力貧困戶發放黃牛一頭,并給予養殖指導,至去年底每頭牛產值約8000元。此外,還建立黨員“一幫一”種養示范基地,先后引進超甜玉米、航天二號花生等新品種,拓寬了貧困戶增收渠道。
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熱情高漲
該鎮仙鳳村是省定貧困村,村黨支部書記陳波由鎮委派任,他堅持黨建引領,抓班子帶隊伍,創新扶貧方式。去年,仙鳳村黨支部與佛山三水大塘鎮黨委建成“紅色驛站”,開辟“黨員創新試驗田”,帶動仙鳳農業、農村、農民共同發展。至去年底,仙鳳村57戶貧困戶215人基本實現脫貧,脫貧率達99%。
李景仁是遂溪縣公用事業管理局副主任科員,去年初被派駐遂城鎮沙坭村。駐村以來,他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為解決村民“出行難”問題,李景仁在積極爭取縣相關職能部門支持的基礎上,組織村黨員干部多方籌措資金15萬元用于修路。2019年1月初,一條長1300米的水泥路在古和村建成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