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張泉)“4+7”城市聯合采購辦公室7日對“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擬中選結果進行了公示,31個試點通用名藥品有25個集中采購擬中選,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采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是對既往藥品集中采購制度的重大改革,目的是讓人民群眾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更高的藥品。本次試點由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組成采購聯盟,選擇部分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對應的通用名品種進行帶量采購。
在此之前,我國藥品招標采購往往只是確定中標價格,并不能保證采購數量,導致“招而不采”“帶金銷售”等現象長期出現,藥品集中采購的團購效應大打折扣,藥品價格虛高現象普遍存在。
“4+7”城市采購公告中明確了每個品種的采購量,給藥品生產企業明確的預期,以使其根據采購量自主報價投標。企業中選后,通過多項政策措施嵌套組合確保采購量落到實處,醫療機構按規定優先使用中選品種。
“4+7試點地區加起來大概占到全國三分之一的市場,通過帶量采購,可以充分發揮團購效應,大幅降低藥品價格。”聯合采購辦公室副主任龔波介紹,由于投標藥品必須是原研藥和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患者用藥質量也將得到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