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銀行卡都在自己身邊放著,一覺醒來后,銀行卡、支付寶、微信里的錢莫名其妙地被盜刷了,只剩下手機里若干條短信驗證碼信息和信用卡消費記錄。11月15日,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檢察院以涉嫌盜竊罪對王某依法提起公訴。據悉,此案系湖南檢察機關辦理的首例利用嗅探技術實施的新型盜竊案件。
從今年2月至案發,湖南益陽人王某利用在網上購買的“GSM嗅探設備”及網上自學到的技術,截取多名被害人的電話號碼和短信內容,并利用被害人的手機號碼在京東、淘寶、支付寶、各個網上銀行嘗試用短信驗證碼登錄,然后利用截取技術盜得網站發送至被害人手機上的驗證碼,順利登錄被害人的賬戶,通過轉賬、消費等方法轉走被害人賬戶上綁定的銀行卡存款。
“‘GSM嗅探設備’可以獲取設備附近一公里范圍內的手機號碼,以及手機發送和接收的短信內容。”承辦檢察官介紹,嫌疑人在成功獲取手機號碼和短信內容后,利用網站、移動支付App存在的技術漏洞和缺陷,進一步竊取到被害人的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等信息,然后再利用這些信息想辦法盜刷被害人支付寶、微信、銀行卡里的錢。盜刷的錢購買到的都是電子卡,然后將電子卡賣給他人進行套現。為了防止被害人及時發現,嫌疑人多選擇在深夜作案,等被害人早上看到手機里的信息時,錢早已被轉走了。
5月13日早上7點,被害人莫某查看手機時發現,從凌晨1點多開始,其手機陸續收到了“京東”“阿里巴巴”等網站發來的短信提醒,銀行卡共被刷走1.6萬余元,隨即報案。經過公安機關的偵查,王某被抓獲歸案,據其交代,其利用“GSM劫持+短信嗅探技術”先后盜刷多名被害人7.8萬余元。
承辦檢察官介紹,此類新型犯罪手段是鉆了手機信號協議的空子,好在此類技術在具體實踐中受到一定限制,暫時不能覆蓋過多的手機號,且GSM協議的問題早已經被關注到,目前這方面的系統換代升級也在進行中,市民不必恐慌。同時檢察官提醒廣大民眾,平時要做好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支付平臺賬號等敏感的私人信息保護;睡覺前關機或者設置飛行模式,或者關閉手機的移動信號,只連接WiFi,這樣能提高被嗅探的難度;如果半夜收到奇怪的驗證碼短信發現銀行卡被盜刷,要快速凍結銀行卡,保留短信內容并報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