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茲在茲,故土情深。21日上午,遂溪縣河頭鎮聯合湛江市遂溪商會共同召開湛江市遂溪商會助力鄉村振興座談會,共敘家鄉故土之情,共話鄉村振興戰略,共謀反哺家鄉發展大計。

遂溪縣河頭鎮油河塘村村民在樹下乘涼,怡然自樂。 記者 張鋒鋒 攝
企業家助家鄉巨變獲點贊
當天上午9時許,河頭鎮有關負責人與遂溪商會一行走進湛江市遂溪商會會長陳四的家鄉——河頭鎮油河塘村。波光粼粼的池塘、寬闊的環村大道、濃蔭滿地的道旁樹、井然有序的農家小洋樓、設計雅致的文化戲樓、生態環保的風景亭園,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圖。走進村里的風景亭園,古榕參天,清風送爽,村里的老人和小孩正悠閑地坐在樹下乘涼,宛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據了解,近年來油河塘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得益于村子里走出去的企業家陳丹和陳四兄弟的熱心助力。從2002年起,陳丹、陳四相繼投入3250多萬元助力該村完成了全村危房、磚瓦房改造工程;出資數百萬元修建水泥村道、排水排污系統;建成了680平方米綜合性文化大樓、農民休閑公園、乘涼亭、文化長廊、農民公園等基礎設施;投入500多萬元購買各類景觀樹、果樹等用于村道、村居、公園等的美化,并出資雇村民定期打掃街道、護理草地樹木;為了幫助村民脫貧,其創辦的恒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與河頭鎮9個村的154戶貧困戶、739名貧困村民合作養殖,采取“公司+基地+工廠+貧困戶”的方式,每年保本分紅75萬元給貧困戶,年收益率15%,并且還招聘400多位村民到其創辦的公司工作。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了鄉村的新面貌、新發展。油河塘村先后收獲“廣東省生態文明村”“全國文明村”等榮譽。
油河塘村的美麗鄉村新貌,讓同行的企業家們深有感觸,對陳丹、陳四兄弟的故土情懷頻頻點贊。
河頭鄉村振興項目引關注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隨后舉行的座談會上,湛江市遂溪商會執行會長陳樹偉向商會全體會員發出助力鄉村振興倡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任務。廣大會員都是從農村這片土地走出來的,根植鄉土,情系鄉親,是推動鄉村振興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責無旁貸,義不容辭,要以拳拳之心反哺家鄉。商會的全體會員要大力弘揚無私奉獻精神,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隨后,陳四與大家分享了自己早年的一次修路經歷。1987年,油河塘村到糖廠之間的路是泥路,一到下雨天就坑坑洼洼,人車難行,陳四于是萌生了修路的想法。陳四和妻子籌來8000多元,到嶺北鎮借來兩臺推土機,用了半年的時間將坑坑洼洼的路面整平。他修路的舉動感動了糖廠負責人和熱心人士,大家又幫助籌到5萬元資金,終于將這條路修好。陳四說,分享這個故事是希望大家有多大力出多大力,發揮奉獻精神,助力鄉村振興。“雖然為家鄉建設作了一些貢獻,但我覺得還不夠,還要加大力度。希望商會全體會員積極響應助力鄉村振興的號召,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家鄉建設出力。”
座談會氣氛愈益熱烈,談及助力鄉村振興,在座企業家們都躍躍欲試。河頭鎮黨委書記鄒良緊抓時機,向企業家們介紹河頭鎮的振興藍圖。他說,河頭鎮把打造“三農轉型示范鎮”作為戰略目標,奮力實現農業轉強、農村轉美、農民轉富。下一步,將努力解決三個問題:一是集中土地流轉,筑巢引鳳,著力推動農業招商,解決農民種地難賺錢的問題;二是著力解決農村“有新房沒新村”的問題;三是著力推動鎮區提質擴容,解決城鄉融合發展的問題。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的引領,河頭鎮把挖掘鄉賢資源、發揮鄉賢文化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措施。希望在座企業家們廣泛參與,為實現鄉村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座談會上還介紹了目前河頭鎮正在實施的鄉村振興項目,如番薯深加工、紅色古街招商、東坡文化旅游、流轉土地發展現代化農業項目等,部分會員對這些項目表示了濃厚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