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歷時四年,亞馬遜中國(寧夏)區域正式開放。“中衛夢·鳳凰城”,也從此烙印于云計算發展的版圖之中。
云計算,繞不開杭州,也可能繞不開中衛。
杭州,因為浙江背后的制造產業升級,“中國智造”的概念以及政策扶植下,云計算企業,紛至沓來。阿里云本部就在杭州,云計算是阿里未來幾年的戰略重心,近水樓臺先得月,由此,杭州有了“中國西雅圖”的別稱。
中衛,之于云計算,定位是中國版“鳳凰城”。
關于中衛,諺語說,“天上不見鳥,風吹石頭跑”“貧瘠甲天下”,但這都是過去。沙漠、大風、干燥的氣候在過去是限制中衛經濟的主要因素。而現在,卻成就了中衛,助力中衛發展成了新一代云計算產業集聚區。
云計算成為世界認識中衛的新名片。
五年前,對建市還不到十年的中衛來說,實現轉型追趕、高質量發展,與全國人民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必須“另辟蹊徑”。如果延循大城市的發展軌跡,人力、財力、物力……都顯得有些勢單力薄。
一次產業浪潮,便是一次造富浪潮。隨著信息浪潮的撲面而來,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西部城市開始紛紛布局。
年平均氣溫8.8℃,清潔能源占比50%以上,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概率幾乎為零,電價0.36元每度,到全國各大城市的距離均在2000公里以內……
對接云計算,中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植入具有最大價值的朝陽產業,在國家產業整體布局中,變跟著東部走為與東部一起走、變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為與東部同時起步。
2013年12月,中衛以“前店后廠”創新模式,在市區的東北區域畫了一個圈,建設寧夏中關村科技產業園西部云基地。
2017年12月12日,全球最大的云計算廠商——美國亞馬遜旗下云計算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 Inc.宣布,與中國云服務提供商寧夏西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展開戰略技術合作, 由西云數據運營的AWS中國(寧夏)區域正式開放。從宣布進入中國市場,到最終方案全部落地,亞馬遜AWS用了4年時間。至此,亞馬遜AWS落地中國所采用的“前店后廠”的模式也終于進入實質推進階段。
資料顯示,亞馬遜在全球共有17個區域、46個可用區的基礎設施布局。亞太地區共有7個AWS區域,包括寧夏、北京、孟買、首爾、新加坡、悉尼和東京。
記者了解到,相比AWS北京區域,寧夏區域將是一個高優先級的區域,也就是說,AWS的最新服務,將優先在寧夏區域部署。與此同時,寧夏區域和北京區域的服務價格大部分都不同,目前寧夏區域更有競爭優勢。AWS云服務的定價是基于成本動態調整的。根據專業技術人士對AWS中國(寧夏)區域和國內云計算公司的產品價格比對,AWS寧夏服務相比AWS北京的價格下降約30%。通過測試,中衛到北京網絡時延不到10毫秒,到西安、太原不到5毫秒。
亞馬遜中國(寧夏)區域正式開放,是中衛打造中國版“鳳凰城”的序幕。同時開創了世界500強產業扶貧新模式。
中衛在布局云計算同時,依托西部云基地資源和項目優勢,以“互聯網+”助力軍民融合產業發展。
發展云計算和軍民融合產業,中衛誠意十足、舉措夠實。截至目前,亞馬遜云計算中衛合作一期項目3.5萬臺服務器正式上線運營,美利云數據中心二期4棟機房主體已封頂,中國移動數據中心計劃6月投入運營。中國聯通、人民網、天地通等一批數據中心項目加快推進,爭取年底服務器規模達到30萬臺以上。達天飛艇、火冰滅火劑、“寧夏一號”衛星、衛星接收天線組陣等一批軍民融合項目進展順利。2018年一季度,全市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加值增速47.7%,對GDP增長的貢獻達15.9%。
在吸引云計算企業落戶的同時,中衛按照國際化視野、專業化團隊、市場化運作方式,以政策留住人才、以產業集聚人才、以基地培養人才。亞馬遜云計算學院列入第六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成果。寧夏大學中衛校區已招收4屆云計算專業學生800多名,今年首屆學生將順利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助力中衛云計算產業發展。
如今,依靠發達的網絡基礎設施,大公司已經完全不需要把自己的研發中心、運營中心以及精英人才挪到中衛來,只需要把自己的大數據中心、計算資源都設立在高性價比的中衛,然后在發達城市的辦公室通過云端調用這些數據和計算資源,在成本和效率上就可以達到最優。
大數據充滿機遇,云端決定未來。大數據,是更廣范疇的信息經濟的崛起,是一個稍縱即逝的時間窗口,抓住了,就有機會成為趕超者甚至成為領跑者。顯然,中衛的決策者、推動者、支持者們早已看到了這一點。而中衛,也顯然是抓住了這一窗口,并成功入圍云計算奧林匹克賽道。
中衛政府和云計算企業一樣,當起了云計算浪潮里的運動員。中衛的決策者也像創業者一樣,經常工作到凌晨,并多次奔赴各地,以推動項目落地。這股先行先試的創新創業風氣貫穿了打造中國版“鳳凰城”的1400多個日日夜夜。
當然,如何乘“云”而上,成為領跑者,中衛還需再創輝煌,續寫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