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溪河頭鎮河頭村里,有著不少古色古香的民宅建筑。記者 劉冀城 攝
????從去年開始,廣東省啟動“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由省委組織部牽頭實施,集中兩年左右時間,分兩批梯次推進,重點建設60個村。其分布在14個地市、46個縣(市、區)。選點兼顧“紅色傳承”和“扶貧幫困”兩個要素,既具有較突出的革命歷史貢獻,擁有較豐富的紅色遺跡(址)、紅色故事、紅色人物等紅色資源,又在經濟上相對貧困,屬于省定貧困村范疇;我市遂溪縣河頭鎮河頭村和徐聞縣下洋鎮墩尾村入選第一批“紅色村”建設名單。9日,記者一行到遂溪縣河頭鎮河頭村,感受了當地“紅色村”的歷史文化底蘊,河頭正致力建設“紅色古街”村莊、打造“紅色小鎮”。
????走進“紅色村”的革命記憶里
????9日,記者一行到了遂溪縣河頭鎮河頭村,走訪這個歷史悠久的“紅色村”,了解老圩的紅色文化歷史。
????剛剛來到河頭村,進入我們視線范圍的就是邱園,河頭鎮黨委書記鄒良告訴記者,這是革命烈士邱氏一家人的故居,當時邱家的邱鳳英是河頭圩中共交通情報聯絡點的負責人。鄒良表示,挖掘好保護好紅色歷史遺跡,對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的革命遺跡(址)進行保護和修復,是“紅色村”建設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河頭村的革命遺址,交通情報聯絡點,也是“紅色村”建設工程中比較重要的一項。
????走在綿延1公里長的古街,那些帶著陳年的灰白的墻壁,風格各異的建筑,讓人仿佛走在過去的歲月中。這里既像一個古建筑的“博物館”,又像一臺時光穿梭機,人們流連其中,緬懷那些崢嶸歲月,這些古街老建筑群里,刻錄了太多的“紅色”印記,鎖著太多讓人追思的榮光。
????啟動“紅色村”建設工程
????鄒良告訴記者,在致力于推進遂溪縣河頭村“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建設的同時,完成強化紅色文化引領作用和建設一個完整的紅色陣地的規劃布局。“強化紅色引領,建設紅色陣地,主要是依托建設功能完善的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紅色文化廣場、重新修繕交通情報聯絡點、推出一批紅色文化作品、紅色教育基地,如紅色古街、紅色文化小鎮等多方面的建設工程項目。”鄒良表示,打造“紅色古街”,開展創建“紅色小鎮”,將會大大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形成反哺當地人民的長效機制。
????鄒良告訴記者,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與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引領基層治理緊密結合起來,堅持“抓示范、創特色、帶整體”的總體思路,開展河頭村“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強化紅色引領,逐步把河頭鎮打造成“紅色小鎮”。現在“紅色村”建設工程預計已有500多萬元的可投入資金,河頭鎮已經出了比較完善的“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的規劃方案,充分挖掘保護利用遂溪縣河頭鎮河頭村的紅色資源,以紅色精神的傳承賡續激發磅礴的信仰偉力,全面推動基層組織建設、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取得新成就。
????從建設“紅色古街”到創建“紅色小鎮”
????據記者了解,按照遂溪縣河頭鎮河頭村“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規劃方案,從建設“紅色古街”到建設“紅色村”,再擴大影響,創建一個“紅色小鎮”,具體實施的工程項目十分細致。
????首先是“紅色古街”的建設。在抗日戰爭時期,附近的南二村古巷道原是一條繁榮的商貿街,河頭圩交通情報聯絡點通過南二古街的掩護開展交通情報聯絡工作,具有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是“紅色文化”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挖掘紅色資源,在充分保留古巷道原貌的基礎上,用現代化的手法保護和改造南二村古巷道。在重新修繕交通情報聯絡點方面,同樣按照修舊如舊的總體原則,在院子內鋪仿古青石地板,進行全面修繕。同時做好文物收集工作,重現當年交通情報聯絡站的場景。
????此外,在河頭村修建一個占地3000平方米的綜合性的紅色文化廣場,將原有的戲臺升級打造為舞臺,用于開展革命歷史舞臺劇、公益演出等活動。與此同時推出一批紅色文化作品。挖掘整理出一批紅色革命史料,開展紅色故事征集,對老戰士、老干部、老黨員和親歷者進行采訪,做好紅色口述史記錄,讓紅色后代當講解員講好革命故事。注重黨史研究成果轉化,制作紅色文化宣傳片,利用“智慧黨建”平臺廣泛宣傳。
????在河頭鎮擴建后面積達7427平方米的烈士陵園,安葬著遂溪縣西南地區烈士199名,詳細記載了遂溪縣西南地區烈士革命斗爭歷史。這里將建設成為紅色教育基地。同時,河頭將積極開展紅色文化教育進校園、進社區,策劃紅色旅游節慶活動,加強與黃學增故居紅色旅游區域合作,打造新時期的紅色研學、旅游線路,不斷提升“紅色文化小鎮”旅游的品牌影響力。
????以紅色文化反哺當地人民
????記者了解到,按照規劃方案,還將修復河頭村古街基礎設施和恢復古街商業功能。“修建古街道的仿古青石路面及雨污分流工程,不斷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推動古街的亮化美化,培養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及生活習慣,并且充分運用原建筑的建筑特色,引進特色小吃、民俗飾品、雜貨、特色農副產品專賣等商鋪,完善紅色旅游餐飲住宿設施,開發紅色旅游商品,恢復古街商業功能,重現古街原有的繁榮景象。”
????鄒良告訴記者,將通過聯點幫扶單位資金和集體自籌資金,集中租用“紅色古街”的民宅,將民宅改造為商鋪進行轉租,通過收取租金,使村集體獲得穩定的收入。村黨支部為古街商貿服務提供統一管理和服務,通過征收管理費等形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通過打造“紅色古街”,為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鼓勵有條件的貧困戶在“紅色古街”開設店鋪,出售扶貧項目產品,促進精準扶貧工作,實現貧困戶增收。
????通過修復“茂豐商鋪”、建設紅色村沙盤和紅色文化展廳以及打造紅色文化宣傳長廊等一系列的建設,營造更加深厚的紅色文化氛圍,還可以與周邊的房地產商聯合開發,將革命舊址、“紅色村古街”連片規劃修繕,把“紅色村”黨建品牌做實做好做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