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遂溪縣有關部門獲悉,為了讓遂溪縣第11小學建設工程順利進行,該縣桃溪村除了捐出1.5萬平方米集體用地之外,村集體還出資260萬元修建一條16米寬、3公里長的道路連接325、207兩條國道,方便該校學生上學。
據了解,遂溪縣第11小學是在桃溪村小學基礎上升級而成,目前正在建設的一棟新教學大樓將于今年9月前投入使用,屆時將增加學位約1000個,一定程度上緩解學位緊缺的壓力。

新建的文體廣場。 陳煜 航拍
捐地出錢擴校修路
9日,記者走進遂溪縣第11小學,看到一棟5層高的教學樓建設已進入尾聲階段。據該小學副校長陳文鑄介紹,這一教學樓總建設面積達3000平方米,共有28個教室,建成后將會為學校新增學位約1000個。
“大樓建設用地和費用全部來自桃溪村,除了新建教學大樓,小學還將配套籃球場、網球場、足球場等體育設施場地。”陳文鑄說,桃溪小學學校屬于村屬小學,建校已有70多年,占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學校內的所有建筑及土地都屬于桃溪村。在桃溪村小學升級為遂溪縣第11小學過程中,為支持學校教育,桃溪村不僅把桃溪小學的土地和教學樓全部無償交給政府接收,2017年6月還捐出1.5萬平方米土地,幫助學校擴建。此外,為了方便學生上學,桃溪村還集體出資260萬元,修建一條16米寬,3公里長的村道連接325、207兩條國道。
“你看到的這堵圍墻到時候一拆,再接通外面建設的籃球場、網球場、足球場,學校的面積就差不多要翻一番了。”陳文鑄說,從教多年,第一次見到村民這么熱心教育,實在令人感動。
緩解學位緊缺的壓力
據了解,桃溪村地處城鄉結合部,近年來到該村租房住的外來人員越來越多,桃溪小學也開始出現了學位緊缺的現象。“每年開學前,學校里一片熱鬧,不少家長排隊報名,盡管我們今年已經新增1個班,并適當擴大班級人數,但任無法滿足新生的要求。”陳文鑄說,學校擴建后,不但滿足了到桃溪村租房住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的需要,還增加了城區學位供給,為城區擴容提質配套設施。
“在鄉村城鎮化的進程中,許多鄉村小學存在著辦學條件簡陋、教師流失等問題,如果沒有得到調整,鄉村兒童們的成長和發展就會處于不利地位。”遂溪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遂溪縣正在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另外遂溪教育改薄工作校園校舍建設項目也在進行中,截至2017年底,22所項目學校27個項目已開工建設。
近兩年來,遂溪縣在致力城區擴容提質的同時,在教育基礎設施方面也加大投入力度。為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實現教育現代化、信息化,遂溪縣多渠道籌措資金開展教育幫扶項目,項目總投資6.84億元。近兩年來,遂溪城區小學新增建筑面積24000多平方米,新增學位近4000個;初級中學新增建筑面積9000多平方米,新增學位近1300多個。
目前,遂溪縣出現了“大手筆”投資教育,上下同心強教育的喜人形勢。桃溪村村民的捐地捐款建學校,正是民間力量對遂溪縣教育改革建設工作的響應和支持。
該村素來尊師重教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桃溪村約有3000多人,村民以農業種植和外出務工為生。多年來,該村村風和睦,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村民捐地捐款建學校的義舉并非偶然。
“我們村每年都會對考上大學的學生進行獎勵。”桃溪村村干部陳正華告訴記者,自2012年起,村內建立起獎學助學機制,每年村中外出務工創業鄉賢義務捐款約7萬元,對村內學生進行獎學助學。此前,村中一個貧困家庭學生有機會出國攻讀博士,但自身經濟無法負擔起高額的費用。對此,村干部集體召開會議,發動村民為該學生募捐,最終幫助其解決經濟問題,圓了求學夢。正是在這樣尊師重教的環境下,該村每年都走出一批重點院校本科生。
記者采訪中發現,該村的文化廣場也正在修建,古香古色的門樓和寬闊平整的場地看起來很漂亮。“近年來,我們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教育和文體也應該跟上。”陳正華說,該文體廣場建成后,將成為村民開展文體休閑活動的重要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