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日,廣州市天河路,兩名女子用各種物品遮陽避暑。記者 肖雄 攝
????7月12日正式進入三伏天,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來臨。我國高溫范圍繼續擴展,局地溫度超40℃,中央氣象臺預計13日全國高溫面積可達364萬平方公里,將覆蓋21個省(區、市),約占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
????在廣東,雷雨雖仍偶有來襲,卻無礙南粵進入“燒烤”模式,高溫烈日下,不少市民出門不久就大汗淋漓。12日全省共有21個市縣(區)出現35℃及以上高溫,其中梅縣錄得我省最高氣溫36.2℃。至12日傍晚,全省有60個市縣(區)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信號(預計連續3天,日最高氣溫將在35℃以上),主要集中在廣東中東部地區。
????省氣象臺預計,13日—15日,全省大部晴到多云,其中,粵西和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市縣有(雷)陣雨局部大雨,粵北市縣和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市縣有35℃左右高溫。市民戶外活動需注意防暑防曬,并留意可能出現局地雷雨。
????據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10天,我國中東部地區將遭遇今年來范圍最廣、強度最強高溫天氣。
????針對這次高溫天氣過程,氣象專家建議,公眾盡量避免在午后高溫時段戶外活動,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如出門需隨身帶好遮陽傘、帽,多喝水,以防中暑;注意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必要時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戶外或者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同時高溫 南北方感覺不一樣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表示,此次高溫天氣的特點是持續時間長、局部強度大,北方的高溫以晴熱為主,而南方的高溫以悶熱為主,因此南北方地區的公眾在體感上也有所不同。
????南方的高溫天氣是由于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以晴熱少雨天氣為主,白天受太陽短波輻射影響,地面溫度會逐步上升。同時,在高壓控制區也盛行下沉氣流,形成一定的下沉增溫效應。在輻射增溫和下沉增溫的綜合作用下就會導致高溫天氣的出現。目前,副熱帶高壓位于江南東部,強度較強。未來副熱帶高壓還會再度西伸北抬,因此,高溫的范圍將繼續擴大。
????“南北方在7月出現高溫天氣屬于比較正常的現象。而本次高溫與歷史同期相比,并沒有偏強。”歷史數據顯示,2013年7月23日至8月14日,我國南方曾出現連續23天的高溫天氣;同年7月25日至8月9日,北方曾出現連續16日的高溫天氣。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往往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節。今年三伏天共40天,7月12日入初伏,7月22日入中伏,8月11日入末伏。繼2002年初伏時間為7月11日后,今載初伏日期為15年來最早。
????中國天文學會李建基表示,隨著碳排放量增加、全球氣候變暖,氣溫的高低受氣候、大氣環流等多種因素影響,初伏、中伏和末伏當日不一定表示當天氣溫為夏季最高值。但三伏天熱的原因在于,在一年中白天最長的夏至節氣過后,地表熱量仍然在不斷積累,直至最高峰。因此,每年夏至之后的一個月,即在三伏天內,整個北半球的溫度是最高的。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由于各年庚日不同,所以各年入伏的時間也不一樣。按中國的日歷法來說,今年陽歷7月12日便是真正暑天的開始。同時,由于每年的夏至、立秋與庚日的間隔時長不一,夏至與立秋之間可能會出現4個庚日,便有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謝慶裕 蔡沚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