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45號美術館把高雅藝術帶到展館。 特派記者 劉金鳳 攝
????11日上午,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五洲賓朋共聚,產業融合碩果累累。連續8年組團參展的湛江,今年如期而至,帶著海上絲路的魅力、文化古港的內涵,向外展示湛江文化產業新業態、新成果,彰顯“文化+”魅力。
????湛江展館主題為“海上絲路魅力湛江,文化古港揚帆起航”,展館以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為核心內容,以藍色為基調,突出湛江的藍天碧水和清新空氣,環保新材料做成的藍色天花如同波浪迎風招展,給人熱情、朝氣的感覺。開放、通透、簡約的空間,象征著海洋文化兼容開放的胸懷,整個展館如同一艘巨輪,迎風破浪、出海遠航,令人充滿希望與懷想。
????產業集聚 深度融合發展
????和往年相比,今年湛江展團呈現走質量型、內涵式發展之路。湛江45號美術館、一色湛江文化創意園、湛江市博物館、湛江象她愛情創意文化生態圈首次參加文博會,這些大型美術館、文化創意園區和基地的加盟,產業集聚,專業性發展,集中展示了文化與科技、金融、旅游、互聯網、商業、時尚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增強文化產品供給的有效性,激發文化消費需求,推動文化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湛江市博物館1960年開始建設,1961年建成正式向外開放,2002年免費向外開放,目前是國家三級綜合類博物館,藏品約28000件,其中,湛江版畫109幅、雷州窯3件。作為湛江地區重要的歷史文化載體,湛江博物館參展文博會,是文博事業與產業結合的有益嘗試。為了輸出湛江文化,該館把最具湛江特色的館藏雷州窯、湛江版畫圖案印在T恤、絹扇、杯具上,做成文創產品帶到了展會上展示。
????此外,該館還帶來了徐聞的菠蘿干。據博物館館長鐘瑩介紹,菠蘿十六世紀末從南美洲傳入廣東,現在全省只有徐聞仍在大量種植,“菠蘿是否海上絲綢之路傳過來的有待考究,但也不是不可能的。湛江從漢朝開始與外界接觸,海上商貿往來頻繁,今天我們吃到的菠蘿干,就是在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徐聞種植的。”
????彰顯本土特色 文創產品生活化
????湛江45號美術館也是首次參加文博會,這家致力于打造湛江高端文化藝術展覽和交流平臺的美術館,更多的是想借助文博會這個大平臺,向外展示湛江高雅文化藝術,同時謀求與外界更多優秀文化平臺的交流與合作。這次,該館帶來了湛江書壇俊杰林望和湛江籍著名書法家吳曉懿的書畫竹刻作品,作品的詩文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精選而來,加上雕刻名家李璋的再度創作,成就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這些作品去年以來,分別在國立中山圖書館、佛山圖書館成功舉辦展覽。和傳統的字畫不同的是,書畫竹刻作品是一種高雅的家居裝飾品。
????今年,大鵬貝殼畫創始人肖治鵬把“湛江手信”品牌帶到了文博會上進行推介。肖治鵬是在文博會上成長起來的文化創客,2015年,他帶著幾個大件的貝殼畫作品首次參加文博會時,還是一個青澀的文化創客。2016年,他已經在文博會上廣交朋友,并且接到了美國波音公司的訂單。今年,他帶來的貝殼畫都是一些小型的作品,里面還裝有燈光,可以放在床頭,具有很強的功能性與實用性。他說,兩年前的作品都是自己畫的,今年的作品都是公司里的畫師畫的,他更多的精力在于規劃公司發展和管理。他已經理清了未來發展的思路:“湛江手信是湛江文化的小產業,我們要讓自己的產品平民化、生活化,走進百姓家。”
????繼去年捧回“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之后,雷州煙斗部落今年再度參展,斗師們秉承一如既往的工匠精神,再出新作,一件石楠木煙斗就是一件藝術品,引來眾多客商的青睞和艷羨。記者留意到,這些精美的煙斗價格有的高達上萬元,也有的一千多元,據現場的斗師介紹,降低價格是為了讓煙斗走進大眾生活,讓大眾了解煙斗文化。
????此外,廉江安鋪的船木家具、麻章的飛大水煙筒、井華酒傳統釀造技藝都各具特色。









